
10月13日 - 10月17日當週重磅財經事件一覽:

美國原定10月15日發佈的9月CPI因政府停擺推遲至10月24日。這份數據不僅關乎明年社會保障金調整,更是美聯儲10月28日議息會議前判斷通脹走勢的關鍵依據。儘管通脹仍高於目標,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繼續降息,此次CPI數據將直接影響降息節奏與規模。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重磅的美國9月CPI報告將於10月24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點30分發布,比原定時間推遲了9天。最新的9月CPI發佈時間,也趕在了美聯儲10月28日至29日的FOMC政策會議前發佈。
中國將於10月15日發佈9月CPI和PPI數據。華泰證券預計CPI同比爲-0.1%,中金公司預測爲-0.3%,較8月的-0.4%均有所改善。這一預期主要基於兩方面因素:非食品項在低基數效應下邊際改善,而核心CPI預計將延續回升態勢,服務消費需求對核心通脹形成支撐。
與此同時,華泰預期PPI同比降幅預計將繼續收窄至2.4%。中國8月PPI環比已結束連續8個月下行態勢轉爲持平,同比降幅收窄至2.9%。
中國將於10月13日發佈9月進出口數據。市場機構對本月出口表現持樂觀預期。華泰證券預計9月出口同比增速約6.0%,中金公司則預測可達7.4%,較8月的4.4%明顯加速。主要受益於全球製造業週期回升、對非美地區出口穩健及低基數效應。
英偉達開放計算項目2025全球峯會(NVIDIA Open Compute Project Summit 2025)於2025年10月13日至16日在美國聖何塞麥克納馬拉會展中心舉辦。該峯會聚焦開放數據中心設計與AI基礎設施創新,英偉達將展示其數據中心架構如何支持複雜AI工作負載,並探討未來開放數據中心的發展方向。
甲骨文將於10月13日至16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辦全球AI大會(Oracle AI World)。大會上,甲骨文預計將推出全新的Oracle AI Database服務,進一步深化其AI戰略,並向市場展示如何從傳統軟件巨頭轉型爲AI基礎設施的領導者。
在大會召開前,甲骨文已展現出在AI領域的強勁勢頭。公司近期發佈的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雖然營收和每股盈餘略低於分析師預期,但與AI相關的尚未履約義務(RPO)卻飆升至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直接推動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甲骨文技術長Larry Ellison強調,公司正通過MultiCloud Database和即將推出的Oracle AI Database等創新服務,積極佈局AI驅動的雲端需求。
作爲美聯儲10月議息會議靜默期開始前的最後一週,美聯儲官員也將在頻頻發聲,其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週三凌晨發表講話。被視爲下一任美聯儲主席候選人的鮑曼和沃勒也將發表講話,爲市場提供有關美聯儲利率前景的線索。
多數分析師均表示,目前美聯儲降息路徑的不可預測性或將顯著增強。當前受政治干預等因素作用,使美聯儲政策決策摻雜非經濟因素,而“滯脹”與泡沫風險並存更是迫使美聯儲在相互衝突的目標間艱難權衡。這種複雜性將使市場參與者難以準確判斷美聯儲的政策意圖和時機選擇,金融市場波動性可能因此顯著上升,進而影響實體經濟的投資和消費決策。
2025年IMF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將於10月13-18日召開。全球央行行長將重點討論股市泡沫及潛在的崩盤風險。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已經警告,當前資產估值已接近25年前互聯網泡沫時期的水平,市場若大幅回調將拖累全球經濟。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主均已對市場估值過高和回調風險表示擔憂。
10月13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人選公佈。
備受全球矚目的2025年諾貝爾獎頒獎季將於10月6日拉開帷幕,並持續至10月13日。從生理學或醫學獎開始,物理、化學等六大獎項將相繼公佈。這不僅是科學界的年度盛事,更被資本市場視爲洞察未來產業趨勢的重要風向標。
回顧2024年,人工智能(AI)成爲最大贏家,其在機器學習(物理學獎)和蛋白質結構預測(化學獎)中的奠基性貢獻獲得了表彰。 市場普遍預期,這一聚焦於“應用型”和“跨學科”研究的趨勢可能在今年延續。分析指出,現代科學獎項的交叉性日益明顯,例如化學獎常被戲稱爲“理綜獎”,這意味着投資者需要關注技術本身的顛覆性,而非拘泥於傳統的學科劃分。
新一輪財報季拉開帷幕!本週華爾街多家大型銀行股、以及阿斯麥、臺積電、強生等行業巨頭披露最新季報。

美股三季度財報季將於本週拉開序幕,華爾街的銀行巨頭們依舊“打頭陣”。關鍵財務指標預測顯示,三季度美國大型銀行整體呈穩健發展態勢。據彭博社數據,各大銀行三季度主要業績均預期同比增長。其中 高盛 調整後EPS有望同比增超31%,營收有望增超11%,行情值得高度關注。
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將於10月15日美股盤前發佈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根據公司此前指引,2025 財年第三季度淨銷售額將處於 74 億至 79 億歐元之間,毛利率預計介於 50% 至 52%,較第二季度的 53.7% 明顯下滑。儘管投行普遍看漲,但對短期壓力也有共識。部分機構提及,第三季度毛利率受 High NA 設備稀釋、Q3 指引低於市場共識等因素可能引發短期波動,但長期來看,阿斯麥在 EUV 領域的壟斷地位與技術迭代能力仍是抵禦週期風險的核心壁壘。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將於10月16日美股盤前發佈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根據彭博分析師預期,臺積電第三季度營收爲9658.06億新臺幣,調整後淨利潤爲4041.95億新臺幣。據 9 月營收數據推算,Q3 合併營收達新臺幣 9899.2 億元,同比增長 30%,續創單季歷史新高。市場此次將重點關注其利潤細節及未來業績指引,以驗證AI驅動的增長動能能否持續,併爲全球半導體行業前景提供重要線索。
美國醫療保健巨頭強生公司將於10月14日美股盤前發佈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根據彭博分析師預期,強生第三季度營收爲237.37億美元,調整後淨利潤爲67.06億美元,調整後EPS爲2.78美元。公司此前提出 "年底前營業利潤率提升 300 個基點" 的目標,疊加 550 億美元美國本土投資計劃帶來的稅收優惠,有望支撐利潤率逆勢改善。
軒竹生物-B於10月6日至10月10日招股,該公司擬全球發售6733.35萬股,其中香港發售佔10%,國際發售佔90%,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售價11.6港元。每手500股,預期股份將於10月15日在聯交所開始買賣。
雲跡於10月8日至10月13日招股,該公司擬全球發售690萬股H股,中國香港發售股份34.5萬股,國際發售股份655.5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售價95.6港元。每手50股,預期股份將於10月16日在聯交所開始買賣。
海西新藥10月9日-10月14日招股,擬全球發售1150萬股,香港公開發售佔約10%,國際發售佔約90%。發售價爲每股發售股份69.88-86.40港元,每手50股。預期H股將於10月17日在聯交所開始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