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 (Apple Inc.)的股價在過去一個月表現出色,上漲了 14%,但年內仍處於下跌區間。這股近期股價積極上漲的勢頭能否持續,將取決於下週蘋果的新品發佈會。

9 月 9 日(美東時間),蘋果(AAPL)預計將在其名爲“Awe Dropping”的發佈會上推出全新 iPhone 17 系列手機。公司需要藉助新一輪產品週期繼續打動投資者,並展示自己在人工智能創新方面並沒有落後太多。
對蘋果來說,這場發佈會可能成爲一個關鍵時刻。近來,投資者對其受關稅影響的全球供應鏈以及缺乏清晰的 AI 願景存有疑慮。以下是華爾街下週將重點關注的三件事:
今年最重要的變化可能是新機型的推出。市場普遍預期本次發佈會將迎來 iPhone Air 的首次亮相,這是一款比傳統 iPhone 更纖薄的版本。
華爾街部分人士認爲,這一新設計可能成爲蘋果的重要催化劑。Evercore 分析師 Amit Daryanani 在週二的報告中稱,Air 是“近年來蘋果對 iPhone 所做的最顯著設計改變”,並認爲這可能是“一條爲期數年的重要設計變革路線圖”的開端。
摩根大通分析師 Samik Chatterjee 認爲,iPhone Air 可能成爲推動蘋果股價上漲的關鍵,因爲該機型有望吸引更廣泛的人羣,並幫助蘋果在中國市場拓展業務。這款更纖薄、價格更親民的 iPhone 或許更能吸引中國消費者,而蘋果在中國正面臨當地廠商日益激烈的競爭。Chatterjee 指出,iPhone Air 初期的供應鏈訂單預計在 1000 萬至 1500 萬部之間,但“仍有可能因消費者反響更好而帶來驚喜”。
Daryanani 還認爲,蘋果不會止步於 Air 的設計變革,最快明年就可能推出可摺疊 iPhone。這對公司來說將是關鍵一步,因爲在摺疊屏手機領域,蘋果已明顯落後於安卓競爭對手。
今年早些時候,關稅問題曾是蘋果的一大隱憂。華爾街將密切關注蘋果的定價策略,以判斷貿易摩擦的影響程度。
由於關稅壓力緩解,蘋果在保護利潤率方面的漲價壓力減輕。
相反,蘋果可能會選擇 降價以刺激在中國的銷量。摩根大通指出,在中國市場,售價低於 6000 元人民幣(約合 840 美元)的智能手機可享受 15% 的補貼。該補貼旨在提振消費,並保持中端機型的競爭力。
Chatterjee 預計 iPhone Air 的定價將在 899 至 949 美元之間,但如果更接近 800 美元,可能會釋放大量需求,從而推動大中華區的銷量增長。
不過,美國銀行分析師 Wamsi Mohan 上週發佈的報告稱,他預計 iPhone Air 的售價將比前代 iPhone Plus 型號高出 100 美元,接近 1000 美元。
價格之所以備受關注,還因爲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波動較大。瑞銀分析師 David Vogt 指出,蘋果的終端市場份額(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量)在 7 月份降至 12.1%,而 5 月份爲 18.4%。Vogt 將這一急劇下滑歸因於“智能手機大規模促銷活動的結束”。
蘋果的 AI 戰略一直受到投資者質疑,此前有關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的公告並未帶來足夠驚豔的效果。
雖然市場普遍預計下週的發佈會上不會有重大 AI 軟件升級,但 Chatterjee 表示,新款 iPhone 將會在全年逐步加入一些 增量 AI 功能。投資者也會密切關注蘋果未來 AI 計劃的任何線索。尤其有報道稱,蘋果與 Alphabet(谷歌母公司)的 Gemini 進行合作洽談,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蘋果還曾在內部討論收購 Perplexity 或 Mistral 等 AI 初創公司的可能性。
Mohan 表示,“更多 AI 集成和功能提升,包括與應用和 Siri 的更好結合”,可能會推動蘋果的 AI 戰略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