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2.15%,國企指數漲1.95%,恒生科技指數漲2.2%。
分板塊看,阿里概念股、回港中概股、雲辦公、雲計算、人工智能、科網股等板塊均漲勢喜人。阿里巴巴-W(09988.HK)領漲,漲幅達18.5%;百度集團-SW(09888.HK)漲3.86%,貝殼-W(02423.HK)漲3.6%,京東集團-SW(09618.HK)漲3.06%。
消息面,9月1日,針對近日網絡傳聞「阿里緊急追加寒武紀思元370訂單至15萬片」一事,阿里雲相關人士回應稱,阿里雲始終堅持「一雲多芯」策略支持國產供應鏈,但所謂採購15萬片GPU的消息並不屬實。
此外,這一輪行情背後,是市場對阿里雲AI算力需求持續增長的強烈預期。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阿里資本開支達到386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長220%。該季度,阿里雲業務實現營收333.98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錄得三位數增長,雲計算部門銷售額也躍升26%,超出市場預期。
受金價提振,黃金股、有色金屬股集體走高。潼關黃金(00340.HK)漲16%, 中國白銀集團 (00815.HK) 漲12.77%,中國黃金國際(02099.HK)漲11.33%,招金礦業(01818.HK)漲8.96%,靈寶黃金(03330.HK)漲8.17%。
消息面上,9月1日,現貨黃金向上觸及3450美元。據悉,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罷免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此舉受到法律質疑,摩根大通表示,美聯儲獨立性持續受到威脅,以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惡化將是黃金價格的最強勁看漲催化劑,樂觀情形下,摩根大通預計金價將向年底3675美元/盎司的目標價位邁進,並預計最快明年初將達到4000美元/盎司。
醫藥股中,醫藥外包概念、生物醫藥、創新藥概念、互聯網醫療、AI醫療、醫美概念等板塊均紛紛衝高。其中,復星醫藥(02196.HK)漲9.84%,石藥集團(01093.HK)漲9.14%,藥明生物(02269.HK)漲8.37%,藥明康德(02359.HK)漲7.51%,康龍化成(03759.HK)漲6.99%,君實生物(01877.HK)漲6.46%,藥明合聯(02268.HK)漲6.1%。
芯片股、機器人概念等板塊也表現活躍;其它方面,煤炭股、油氣股、重型機械股等亦紛紛飄紅。
跌幅榜上,汽車產業鏈中,包括鋰電池、特斯拉概念、汽車等板塊紛紛下滑。其中,敏實集團(00425.HK)跌7.91%,比亞迪股份(01211.HK)跌5.24%,耐世特(01316.HK)跌4.51%,中創新航(03931.HK)跌3.79%,金力永磁(06680.HK)跌2.86%,廣汽集團(02238.HK)跌3.68%,吉利汽車(00175.HK)跌2.25%。
中資券商股普跌,東方證券(03958.HK)跌4.47%,中信建投證券(06066.HK)跌3.35%,華泰證券(06886.HK)跌2.58%,國泰海通(02611.HK)跌1.47%。
高鐵基建股也表現不佳。中國交通建設(01800.HK)跌6.07%,中國鐵建(01186.HK)跌3.72%,中國中車(01766.HK)跌2.87%。
此外,嬰童用品、教育、百貨業股、體育用品、航空股、奶製品股等消費股亦相繼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