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指數早盤震盪走低,截至午間收盤,恒指跌1.19%,恆科指跌1.08%,國企指跌1.26%。
藍籌中,京東集團(09618)跌3.84%,新鴻基地產(00016)跌3.7%,美團(03690)跌3.14%,舜宇光學科技(02382)跌3.08%,友邦保險(01299)跌2.99%;漲幅方面,京東健康(06618)漲13.22%,信義光能(00968)漲7.21%,新東方(09901)漲4%,阿里健康(00241)漲3.94%,中國宏橋(01378)漲3.4%。
光伏太陽能早盤走勢向好,順風清潔能源(01165)漲8.7%,協鑫科技(03800)漲7.83%,新特能源(01799)漲7.36%,信義光能漲7.21%,福萊特玻璃(06865)漲5.7%,信義玻璃(00868)漲2.93%。據新京報消息,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8月13日發佈《關於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促進儲能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徵求意見稿)。8月14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有152家企業參與此次倡議,參與企業集中涵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超級電容器、儲熱、PCS、BMS、儲能系統集成商、智能裝備、溫控系統、消防系統、設計規劃、施工安裝等產業鏈和供應鏈單位,如在前十名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中有九家積極參與了本次倡議,在前十名儲能系統集成企業中有八家企業參與本次倡議,意味着協會發起的本次倡議獲得了儲能產業鏈企業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有望逐步形成行業共識與自律。
內房股逆市上行,雅居樂集團(03383)漲4.35%,建發國際集團(01908)漲3.77%,越秀地產(00123)漲3.29%,金輝控股(09993)漲3.18%,華潤置地(01109)漲3.08%。國家統計局公佈,2025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有所收窄。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7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國信證券指出,整體上,房價走勢基本決定了地產股中期超額收益的變化。但 2022 年至今,地產股超額收益經歷了 8 次較爲明顯的脈衝,大多來自政策面,且政策說法越新穎,反應越大。4 月和7 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淡化地產,但若房價保持跌幅,可以期待政策“新說法”。考慮到當前地產基本面轉弱,房價持續下跌,地產股很難有趨勢性行情,但北京新政或是新一輪放鬆的開始,意味着地產股的博弈窗口有望開啓。
個股方面,京東物流(02618)跌6.73%。消息面上,麥格理髮表報告指,京東物流第二季業績大致符合預期,營收則在市場預測上限範圍。公司積極招聘全職食品配送車隊似乎對盈利影響不大,但長期協同效益仍不明朗。同時公司加速全球供應鏈佈局,持續致力擴展網絡。由於該行預期京東物流盈利增長乏力,將其今明兩年的經調整純利預測分別下調4%和3%,維持對該股“中性”評級。目標價由12港元升至12.6港元。野村報告指出,季內,京東物流經調整經營利潤率同比降1.1個百分點至3.8%,野村認爲,這主要受到毛利率收窄的拖累。這亦是由於對末端配送和倉庫運營人員、卡車及航空資源的前置投資所致,毛利率約低於該行預測低0.7個百分點。野村表示,集團今年第二季業績超預期,但第三季指引表現不一。維持目標價15.3港元及“買入”評級。
京東健康漲13.22%。公司日前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經調整盈利3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35.04%;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盈利25.96億元,同比增長27.45%;每股基本盈利0.82元,去年同期爲0.65元。不派中期股息。期內,集團收入352.9億元,同比增長24.51%。其中,總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於銷售醫藥和健康產品所得商品收入增加22.7%,線上平臺、數字化營銷及其他服務所得服務收入增加34.4%。毛利爲89億元,毛利率爲25.2%。去年同期毛利爲67億元,毛利率爲23.6%。滙豐環球研究指京東健康第二季業績超預期,收入較市場預期高出7%,藥品收入按年增長約30%,廣告收入受上游企業增加預算帶動,而廣告與藥品銷售雙雙驅動,受益於強大供應鏈能力,預計增長動能將持續,即便持續投資線下與AI下亦能支撐利潤率。該行對京東健康目標價自49元上調至65元;基於前景改善,評級由“持有”升至“買入”。
國信證券指出,目前,市場正處在從“反內卷1.0”向“反內卷2.0”過渡的階段。這意味着,投資者既要繼續關注部分細分賽道(如特種鋼、新型建材、碳酸鋰等)因供給收縮帶來的β性機會,更要將研究重心下沉,積極挖掘那些在行業調整中展現出強大α基因的優質上市公司。本輪“反內卷”與2015年由政策強力主導的“三去一降一補”存在本質區別,它更多依賴於市場自下而上的自律行爲,而非行政命令式的去產能。因此,其對大宗商品價格的拉動效應,以及行情演繹的節奏,都與2021年的市場環境更爲相似。展望後市,個股α屬性有望超越行業的β屬性,成爲市場核心變量。
*本文由FIU金融資訊智能生成算法生成,版本爲 V1.0.4,生成時間 202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