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資訊8月15日訊,港股今日低開震盪,“牛市旗手”再啓攻勢!中資券商集體大漲,截至發稿,中州證券飆漲12%,國聯民生漲超6%,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漲超4%。
基本面向好
近期券商股走強的核心邏輯之一,在於政策持續發力穩定宏觀經濟預期、激活資本市場活力,從基本面層面爲券商板塊注入增長動能。
具體來看,需求端政策正精準發力,給經濟和市場增添信心。8月12日,《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正式落地,以1個百分點的年貼息比例(中央財政承擔90%)直接降低經營主體融資成本、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中信建投指出,這是近幾年來,國內首次以財政直接補貼消費貸款利息的方式刺激需求,具有更強的精準性和槓桿效應,能夠更直接地降低居民消費成本,刺激消費。
這種政策發力帶來的經濟預期穩步向上,有望進一步傳導至資本市場:企業盈利預期改善將推動融資需求回升,帶動券商投行承銷業務(IPO、定增、發債)規模擴容;同時,居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增強,財富向資本市場轉移的意願也會提升,這又將利好券商的財富管理業務。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政策的 “定向賦能”,爲券商板塊帶來了直接利好。7月11日,中證協發佈《關於加強自律管理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既引導券商聚焦主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又推動合規券商擴容銀行理財、保險產品銷售等牌照,爲財富管理業務開闢增量空間。此外,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也爲資本市場穩健運行提供支撐。
疊加市場對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如養老金、保險資金配置比例提升)的預期升溫,這些利好因素正形成合力,爲券商板塊的估值修復提供堅實基礎。
“慢牛”行情進行時
除了基本面改善,券商股業績的集中報喜也爲板塊走高注入強勁動力。2025年上半年,券商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衆多券商淨利潤增速亮眼,部分甚至實現翻倍乃至數倍增。
華西證券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大幅增長1025.19%到1353.90%,淨利潤達到4.45億到5.75億;國聯民生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爲11.29億元,同比增長1183%。
頭部券商同樣表現搶眼,國泰海通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52.83億元到159.57億元,同比增加205%到218%。中信建投證券預計半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爲44.30億元到45.73億元,同比增長55%到60%。
與此同時,行業併購重組的整合趨勢持續深化,進一步提升券商資本實力與業務集中度。從國泰君安吸收合併海通證券,到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浙商證券收購國都證券,一系列整合動作推動行業格局優化。中航證券認爲,併購重組是券商實現外延式發展的有效手段,券商併購重組對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以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行業整合有助於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規模效應。
對於近期行情,平安證券認爲,滬指連創新高,“慢牛”行情進行時。近期市場在外圍環境改善、國內政策與流動性共振下逐漸走出“慢牛”趨勢,風險偏好維持高位。A港股估值中樞或逐步抬升,結構性機會凸顯,“中國資產重估”的“慢牛”行情進行中,建議積極佈局。
浙商證券指出,2024年“924”行情啓動,確立市場長週期底部,2025年4月7日後市場走強,走出A股史上第5輪牛市。目前A股處於歷史上第一次“系統性‘慢’牛”中,預計上證中長期目標大概率已不再侷限於挑戰3674高點附近。
國信證券表示,在市場持續活躍、賺錢效應顯現的背景下,市場成交量放大、兩融餘額增長、主要股指持續上行等因素將驅動券商估值與盈利雙擊。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閱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