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600港元昙花一現!騰訊季報的亮點與隱憂

財華社2025年8月14日 09:12

騰訊(00700.HK)公佈2025年第2季業績後,其在美國的預託證券價格一度漲超600港元水平,而績後第一個交易日,H股以600港元高開,可惜沒能穩住,收市微漲0.68%報590港元,市值停在5.4萬億港元。

今年以來,騰訊的股價累漲42.72%,跑赢大盤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HSTECH.HK)分别27.22%和24.80%的漲幅,但稍微落後於阿里巴巴(09988.HK)小米集團(01810.HK),累計漲幅分别為50.30%和54.20%。

騰訊的第2季業績到底有何看頭,能持續嗎?

遊戲、社交網絡、金融科技全開花

先看最吸金的遊戲板塊,簡直是「内外雙修」,增長功力不俗。

本土市場遊戲,2025年第2季,收入同比增長17%,至404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

騰訊解釋,得益於近期發佈的《三角洲行動》貢獻收入,以及《王者榮耀》、《無畏契約》和《和平精英》等遊戲的收入增長。

國際市場遊戲,收入更是大放異彩,按年增長35%,達到188億元。

海外遊戲增長的驅動力來自於主Supercell旗下遊戲及《PUBG MOBILE》的收入增長,以及新發佈的《沙丘:覺醒》貢獻收入。

其次,社交網絡表現則遜色些,收入維持6%左右的收入增幅,至322億元,增幅略低於上季,但高於之前幾個季度介於2%至5%的增幅區間。收入穩增的受手遊虛擬道具銷售、視頻號直播服務收入和音樂付費會員收入的增長帶動。

總括而言,第2季增值服務分部收入為913.68億元,按年增長15.92%。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分部的收入增幅重返雙位數水平,按年增長10.10%,至555.36億元,騰訊解釋是因為消費貸款服務、商業支付活動和理財服務的收入增長。

在商業支付服務方面,第2季支付交易量同比轉為正增長。騰訊解釋,主要得益於單筆交易金額降幅收窄,且交易筆數的增長速度較前幾個季度有所加快。線上總支付交易量保持穩健增長,而此前表現疲軟的線下總支付交易量趨勢也有所改善,這主要源於零售、餐飲等領域的消費支出增加。

企業服務收入的增速較近幾個季度有所加快,得益於企業客戶對AI相關服務的需求增加,包括GPU租賃和API token使用,以及商家技術服務費的增長。

國際雲服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騰訊表示,在協助大型國際客戶遷移至騰訊雲、提升其IT效率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

營銷業務維持強勢

儘管外賣企業以及一些在配送領域發力的電商企業,因加大補貼投入而減少了廣告支出,對其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騰訊的營銷服務季度收入仍按年增長19.72%,至358.62億元。

大增主要得益於AI驅動的廣告平台改進及微信交易生態的提升,使得廣告主對視頻號、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的需求得到帶動。

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透露,視頻號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約50%,這得益於視頻號内更高的流量及更活躍的交易活動。

小程序營銷服務收入同樣實現約50%的同比增長。小遊戲與短劇的活躍形成了飛輪效應,推動更多開發者採用其閉環營銷解決方案來推廣服務。

微信搜索收入同比增長約60%,原因一方面是用戶和廣告主對小程序搜索結果的關注度提升,另一方面是借助大語言模型,深化了對商品及用戶消費意圖的理解,從而提高了廣告相關性。

儘管營銷業務一直維持不俗的增長表現,管理層對於未來的增長前景仍很有信心。

騰訊預期營銷收入有望在較長且持續延長的增長週期内,保持相當穩健的增速,因多個關鍵變量存在上行空間,具體包括:

點擊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更精準的定向投放,從而帶來更多點擊;

流量:隨著時間推移,視頻號流量、搜索流量以及原生AI場景内的流量均呈現增長態勢;

點擊收入:生成式AI在廣告創作中的應用催生了更多廣告需求,同時閉環電商交易也帶動廣告需求增加;

廣告加載率:在短視頻領域,騰訊當前的廣告加載率處於低至中個位數水平,而同行則處於低至中兩位數水平。

其次,第2季度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近20%,主要來自每千次曝光收入的提升,得益於兩方面:一是AI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點擊率;二是小程序商城和小遊戲的閉環活動增加,推動了每點擊收入的增長。

相比之下,另一驅動因素的貢獻較小,即曝光量的增加——這主要源於視頻號流量和搜索流量的增長;而廣告加載率並未對增長產生實質推動。

增值服務毛利率飙回60%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最大的利潤來源增值服務分部,於2025年第2季的毛利率重上60%以上水平。

翻看過往的業績數據,該分部上一次出現60%毛利率,還是在2018年第1季。2018年第2季起,遊戲版號暫停審批長達多個月,在當年下半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對網絡遊戲實施總量調控,限製未成年使用遊戲時間,這對騰訊遊戲業務的用戶群體和盈利空間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面對抖音等短視頻平台的激烈競爭,騰訊在技術和產品創新乏力,致使其利潤增長受到了影響。

2025年第2季的增值服務毛利率達到60.4%,按年上升3.39%個百分點,按季上升0.84%個百分點,或主要得益於毛利率較高的本土市場遊戲增量貢獻帶動。

同時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分部的季度毛利率也達到了52.1%,創下新高,騰訊解釋其支付服務和雲服務成本效益得到提高,其中商業支付金額於期内恢復同比增長,從而推動了金融科技服務的收入增長。

營銷服務分部毛利率也按年提升1.92個百分點或按季上升2.01個百分點,至57.6%,主要受到高毛利率的視頻號和微信搜一搜收入增長。

整體而言,騰訊的第2季毛利率按年上升3.60個百分點,按季上升1.09個百分點,至56.92%,季度毛利按年增長22.26%,至1,050.13億元。

相對於收入的雙位數增長,騰訊第2季的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僅按年上升2.77%,反映其在營銷方面的支出得到了有效管理,但是一般及行政開支的按年增幅卻高達16.11%,高於收入增幅,管理層解釋是因為為支持AI相關業務發展而增加的研發開支以及僱員支出增加。

季度非會計準則經營溢利按年增長18.49%,至692.48億元;而季度非會計準則股東應佔淨利潤為630.52億元,年增幅僅10.01%,管理層解釋是因為來自一家大型聯營公司的預估收益下降,導致分佔聯營及合營公司業績按年下降42.04%。

AI收支如何平衡?

在被問到AI變現時,管理層認為,在美國的AI工具中普遍存在的用戶付費模式,在中國實際上很難推行,但騰訊會嘗試探索由應用程序支持的變現途徑,同時管理層也指出,AI正以各種方式為其現有業務的增長和變現作出貢獻,包括增加功能完善用戶體驗等。

至於芯片採購,尤其對美國芯片,管理層表示對於進口情況尚無確切答案。

就自身而言,騰訊擁有足夠的芯片用於現有模型的訓練及持續升級。

在推理芯片方面,管理層表示有多種選擇,並正大力推進軟件的改進與升級,以提升推理效率,從而能在相同數量的芯片上處理更多工作負載。

2025年第2季,騰訊的資本開支為191.07億元,同比增長118.89%;今年上半年的資本開支為465.83億元,同比上升101.76%。管理層表示暫未調整全年的資本開支目標。

管理層表示,隨著資本開支的擴大,騰訊未來與AI相關的折舊成本肯定會持續上升,與此同時,騰訊也正不斷從AI中獲益,問題在於成本與效益可能並非完全同步匹配,但總體而言,兩者的走勢應一致。

騰訊表示會密切跟蹤自身的AI研發工作,並通過多項指標來追蹤進展,具體如下:

首先,重點關注AI對現有業務(如廣告、遊戲、金融科技等)的實際助力。當其看到AI的應用確實在提升這些業務的效率並推動其增長時,這無疑是積極的信號。

其次,其會重點追蹤大語言模型「混元」的性能與質量,會運用大量指標來衡量該模型的能力與質量。

再者,追蹤AI應用的增長情況,包括有多少用戶在使用其AI應用。這包括「元寶」的用戶、浏覽器用戶以及使用其AI驅動搜索功能的用戶。

最後,追蹤整個生態繫統中其他與AI相關的創新產品的設計進展,例如微信中的AI代理、生產力工具中的代理等。

結語

騰訊2025年第2季的業績表現穩健,核心業務均呈現積極增長態勢。遊戲業務持續發力,本土及國際市場收入雙雙提升;廣告業務在AI技術驅動下實現高效增長;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重回雙位數增速,支付與雲業務同步改善。整體毛利率顯著提升,反映出業務結構的優化與運營效率的提高。

然而,行政開支的較快增長、聯營公司收益的波動,以及AI領域持續的資本投入,仍對利潤端構成一定壓力。

未來,騰訊的增長將取決於其能否在技術創新與商業化落地之間取得平衡,尤其是在AI賦能各業務線的實際成效上。總體來看,騰訊憑借紮實的生態佈局與技術儲備,仍具備較強的長期競爭力,但後續發展需密切關注其成本管控與AI的變現進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