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港股乳業股大幅拉升,這一顯著的市場異動引發關注。
截至收盤,澳亞集團(02425.HK)飙升43.15%,年内累漲103.48%;原生態牧業(01431.HK)也上漲了11.84%,年内漲幅達172.44%;現代牧業(01117.HK)漲10.32%,優然牧業(09858.HK)漲5.46%,澳優(01717.HK)、蒙牛乳業(02319.HK)、中國飛鶴(06186.HK)等也紛紛跟漲。
顯而易見,今日大漲的乳業股存在一定分化,大漲個股中多數是細價股,且原料奶相關個股佔據主流,尤為澳亞、原生態牧業、現代牧業及優然牧業。
對於這輪乳業股的上漲,市場分析認為,眼下港股板塊輪動節奏加快,疊加消費預期回暖、生育政策落地以及原奶週期反轉的預期,資金正紮堆關注乳業概念股,而作為產業鏈上遊的原料奶環節,有望成為率先受益的領域。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隨後,廣東、河北、海南等多地相繼出台提振消費的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從中央到地方,在這一繫列刺激消費政策的推動下,國内消費市場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這也為乳製品行業注入了復蘇動能。
此外,近日《育兒補貼製度實施方案》政策重磅落地,也有望直接拉動乳製品等相關消費需求增長。
國泰海通證券指出,「國補」正式進入生育領域,測算年均發放育兒補貼約千億,有望發揮乘數效應且有加碼可能,提振乳品等行業需求。
招商證券也指出,在全國生育補貼政策落地與後續地方政策跟進的節奏下,乳製品板塊關注度提升。
從基本面來看,近幾年,乳製品行業週期性矛盾加劇,乳企業績普遍承壓。不過,歷經了三年底部調整,我國奶牛養殖業進入加速變革期,牧場產能出清節奏加快,有利於緩解當前奶源過剩、奶價低迷的局面。
財通證券最新研報指出,肉奶雙週期共振下牧業迎來週期性機會:原奶週期進入尾聲,奶價下跌邊際放緩,供給端存欄去化疊加需求端改善預期(育兒補貼、國產深加工產能釋放),預計2026年可迎來拐點;肉牛週期觸底反彈,牛肉價格上行有望加速牧業淘牛,同時也利好牧企現金流及利潤改善。當前牧企PB仍處於0.7-1.2倍的低位,相較於週期高點的2-2.5倍仍有空間。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6月奶價均價同比-7.7%至3.04元/kg,目前行業虧損面超90%。該行認為,飼料成本增長與活牛價格提升有望加速奶牛存欄去化。25H2隨著青貯收儲資金壓力加劇、熱應激下供給端減產與成母牛補欄減少,需求旺季行業有望進入供需平衡通道。2025年生育補貼政策落地有望提振乳製品消費需求。該行認為,受益於前期集中擴產影響消退、泌乳牛補欄減少與需求回暖,2026年奶價上行確定性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今日大幅異動的港股乳業股中,普遍市值偏小、流動性較弱,少量資金介入便可能撬動股價較大波動,其後續上漲動能的持續性尚待觀察。對投資者而言,此時需保持清醒,避免被短期情緒裹挾,理性評估標的真實價值,警惕盲目跟風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