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8月12日 - 中國周二發布的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顯示,中美均自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對對方商品加徵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的剩餘10%的關稅。
分析人士認為,中美關稅休戰延期符合預期,但並無其他實質性成果,預計後期談判還會有反復曲折,雙方還在謹慎博弈,尋求達成協議;與此同時,中國還需穩定內需,加大科技自主,減少對美出口依賴。
以下為分析師評論摘要: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宋林:
4月和5月的經驗表明,過高的關稅對兩國經濟都帶來損害,因此再次休戰在預料之中。
但考慮到中美達成“大交易”的難度,以及利用關稅這一工具促使各國坐到談判桌前的有效性,目前還很難真正將關稅拋諸腦後。
我們認為,休戰滾動延期以保持對話開放並避免局勢再次升級,似乎已經是更好的一個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仍面臨最高的關稅稅率,但在8月份美國對其他經濟體“對等關稅”生效後,中國的相對劣勢已經縮小,這有望進一步提高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FOST咨詢首席研究員 馮建林:
斯德哥爾摩會談是承上啟下的一次會談,一方面,確認了前兩次會談的成果、推動進一步落實;另一方面,雙方交換意見,討論未來談判的重點。
從現在看,雙方正在就平衡美中貿易做一些準備性工作。中方增加進口美豆的可能性比較大,不過,增加進口量可能會相對審慎。
中國認為H20芯片不安全、不先進、不環保,要求進口好的芯片,美方可能會適當考慮;另一方面,在非經貿領域,近期有一些雜音,應該是特朗普向中方施壓的措施。
總體上,雙方在謹慎博弈,尋求達成協議。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 王青:
這一聯合聲明符合市場預期。預計接下來的三個月內,中美雙方還將舉行幾輪會談,就芬太尼關稅、出口管制、縮小雙邊貿易差額等議題進行磋商。
從美國與其他經濟體達成的協議,以及美國此輪貿易戰的目標來看,接下來美國較大幅度下調對華實際關稅稅率的難度比較大,後期談判還會經歷一個複雜曲折的過程。
接下來重點關注美國針對芯片、藥品等行業加徵關稅進展,以及8月29日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取消包裹進口關稅豁免。這些措施都可能對中國出口帶來直接或間接影響。
下半年美國高關稅對全球貿易、對中國出口的衝擊會逐步體現出來,只不過衝擊的時點在後移。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 張智威:
對金融市場來說並不意外,投資者已經認為最後期限會延長。貿易談判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現在再次加徵關稅不會有任何效果,只會促使中國再次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報復。
我認為投資者已經將注意力轉移到美俄領導人會晤上,“普特會”可能會對金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印度就是一個例子。由於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印度一直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如果這次峰會能夠使俄烏戰爭結束,印度面臨的壓力可能會減輕很多。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高級經濟學家 徐天辰:
這次會談除了達成延期,並無其他實質性成果,表明雙方之間還存在廣泛分歧。不過兩國關係將會迎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至少會持續到特朗普和習近平會晤之前。
特朗普面臨兩難境地。如果想達成協議,他可能無法從中國獲得足夠的讓步;但如果他升級關稅戰,則將很難在中國面前占得上風,畢竟中國有很多牌可打。
--銀河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聶天奇:
本次聲明發布後,美國對中國尚保留20%(前期以芬太尼為由加徵)+10%(對等基準關稅),24%關稅延期90天。中國對美徵收10%對等關稅。
短期來看,這一階段性結果對兩國經濟及股市均是利好因素。
但長期來看,兩國仍在尋找解決方案,本次關稅延期是日內瓦會談以來的第二次延期,此次聲明未涉及技術出口管制、產業補貼等議題,也未觸及美國對華“去風險”戰略的核心內容,如半導體、AI(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高科技領域的限制。
因此,中國還需抓住有利時機,加速內部經濟轉型,穩定內需,加大科技自主,減少對美出口依賴。
相關背景: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敦促中國將從美國訂購的大豆數量翻兩番,他希望減少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特朗普周一暗示,他可能會允許Nvidia(輝達/英偉達)在中國銷售其下一代先進 圖形處理器(GPU) 芯片的減配版,儘管華盛頓政客深切擔心中國可能利用美國的人工智能(AI)能力來增強其軍事實力。
--中共中央7月政治局會議會議要求增強政策靈活性預見性、適時加力,意味著會做好增量政策儲備,在必要時候推出。會議還對提振內需、反內卷、擴開放、穩外貿、防風險等進行部署。
--關稅緩和期效應持續,助推中國7月進出口同比增幅雙提速,分別創下一年和三個月新高。考慮到“搶訂單”已在一定程度上透支需求,分析人士預計,中國出口的強勁表現將在未來幾個月逐漸收斂,加之關稅不確定性的警鐘未消,出口下行風險在積聚。
--特朗普近日表示,美國接近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如果協議達成,他將在年底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亦表示,美國認為已經具備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條件。
--特朗普上周稱,他可能會宣布對中國徵收進一步關稅,類似稍早宣布因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對印徵收的25%關稅。
--美國上周宣布對數十個貿易夥伴徵收高額關稅,其中包括對加拿大許多商品被徵收35%的關稅,巴西稅率為50%,印度為25%,台灣為20%,瑞士為39%。
--美國近日宣布將對進口半導體芯片徵收約100%的關稅。新的關稅稅率將適用於“所有進入美國的芯片和半導體”,但不適用於已承諾在美國生產或者正在生產的公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