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熱門行業】保險非對稱調降預定利率 加速行業產品轉型

金吾財訊2025年7月28日 05:29

金吾財訊 | 7月2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2025年二季度例會,就宏觀經濟形勢、市場利率走勢和行業發展情況進行研究。會議認爲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爲1.99%,根據當前監管政策,已觸發預定利率下調條件。

隨後主要頭部公司陸續發佈調整公告,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爲2.0%,此前爲2.5%,下降50bps;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爲1.75%,此前爲2.0%,下降25bps;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爲1.0%,此前爲1.5%,下降50bps。這些公司將於2025年8月31日24時起不再接受超過上述預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險產品投保申請。

預定利率的調整對保險行業的影響是多維度且深遠的。從負債端看,傳統險和萬能險預定利率下調,直接降低了保險公司的負債評估成本,有助於緩解長期以來因利率下行帶來的利差損壓力,尤其是對依賴固定收益產品的公司而言,能減少未來收益與負債成本倒掛的風險,增強財務穩健性。

從產品市場來看,預定利率下調使得傳統險和萬能險的定價邏輯發生變化,同等保障或儲蓄功能下,消費者可能需要支付更高保費,或在相同保費下獲得更低的到期收益,這在短期內可能降低兩類產品的市場吸引力。但這也倒逼行業加速產品結構轉型,傳統險更需強化其 “保障確定性” 的核心賣點,萬能險則需通過優化浮動收益機制、提升賬戶管理靈活性來維持競爭力。

從長期而言,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的更匹配,有助於保險行業形成 “風險共擔、收益共享” 的良性生態,減少利率波動對行業經營的衝擊,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增強整體抗風險能力。

華泰證券表示,本次預定利率下調有望緩解利差損風險,並帶動新單的價值率水平改善,降低年初以來的壽險產品成本收益倒掛情況,提升保險公司的銷售積極性,或成爲壽險行業基本面表現改善的契機。

東吳證券亦認爲,預定利率的下調將推動新業務負債成本繼續下降,伴隨新業務對存量的逐步稀釋,存量平均成本也將逐步改善。疊加近期長端利率企穩上行和股市走強,壽險行業利差損壓力預計將有所緩解。

光大證券表示,從負債端來看,預定利率切換後短期新單增長或面臨一定壓力,但隨着“報行合一”全面深化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價值率的進一步提升有望支撐NBV維持一定韌性;同時隨着浮動收益型產品佔比提升以及新增保單負債成本下降,利差損風險有望得到緩釋。從資產端來看,伴隨穩增長政策落地顯效以及中長期資金入市節奏加快,權益市場回升有望進一步提振險企投資端表現,高股息策略亦將持續支撐險企淨投資收益安全墊。後續隨着經濟預期修復及市場信心回暖,保險股貝塔行情有望持續演繹。

非對稱調降預定利率 分紅險吸引力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對調降預定利率已有充分預期,但分紅險僅下調25bps略超市場預期。

分紅險的核心是 “收益共享”,其保單收益並非完全固定,而是根據保險公司實際經營成果(主要是可分配盈餘)進行分配,既包含一定的保底成分,又有隨公司業績波動的分紅空間。與傳統險相比,它的收益更具彈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行業成長紅利。

分紅險因此次調整幅度較小且兼具收益彈性與安全性,疊加6月金管總局下發《關於分紅險分紅水平監管意見的函》優化“限高令”,大型保險公司分紅保險賬戶分紅水平上限由3.0%放寬至3.2%,優勢進一步凸顯。目前,頭部公司憑藉更強的投資能力和客戶基礎,更易在產品調整中搶佔分紅險市場份額。

民生證券認爲,此次非對稱調降預定利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在長端利率中樞下行背景下,引導各大險企繼續轉型分紅險爲代表的非保證收益產品的思路,分紅險佔比有望持續提升,存量負債成本有望持續下降,頭部險企有望憑藉更爲豐富的分紅險產品和更強的綜合投資能力而更爲受益。

中信證券提到,目前大行5年期儲蓄存款利率僅爲1.3%,隨着疫情期間新增的大量儲蓄存款到期,儲蓄存款活化和搬家的趨勢有望形成;分紅險將是實現儲蓄存款搬家的有力產品,預計保險公司9月份起將全面進入分紅險時代,負債結構實現從傳統險向分紅險轉型的拐點。

中泰證券表示,非對稱下調傳統險與分紅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利好分紅險銷售能力較強的優質壽險公司進一步降低綜合負債成本。雙面紅利股,看好壽險估值演繹,一方面上市險企自身具備股息優勢,另一方面,以平安爲代表的頭部險企較早佈局了境內外上市高股息標的,紅利資產的股價將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間接影響。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Tradingkey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