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儘管華爾街的共識是美國將在今年陷入衰退,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美洲資產配置主管Jason Draho今天提出疑問:"如果美國經濟實際上並未因關稅而大幅放緩或陷入滯脹怎麼辦?"
Draho強調,幾年前,當衰退成為共識時,結果證明這是"完全錯誤的"。
這位策略師指出,上週的GDP報告"以一種提醒我們在預測經濟時應保持謙遜的方式與歷史相呼應"。
"幾乎正好三年前,2022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的首次公布為-0.3%,但僅僅幾天後,2022年4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增長了428,000,比預期高出48,000,"Draho評論道。"快進到上週,2025年第一季度GDP的首次估計為-1.4%,而兩天後4月就業數據為177,000,比共識高出39,000。"
他指出,在2022年第一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GDP數據都受到供應衝擊的影響——首先是因為供應鏈恐慌而過度訂購,現在則是因為關稅前置效應。儘管如此,勞動市場仍然保持強勁。
雖然最近的強勁數據可能是滯後指標——而且關稅仍可能產生影響——但Draho提醒投資者,2022年,隨著美聯儲加息和SVB倒閉,衰退恐懼加劇。然而,經濟在2023年和2024年仍然增長了2.85%。"所以,現在忽視美國增長將保持韌性並挑戰滯脹預期的可能性也是一個錯誤,"他表示。
美國能否繼續避免衰退取決於什麼仍在發揮作用。從2022年到2024年,強勁的家庭財務狀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移民激增使增長得以持續。今天呢?條件不再那麼有利,勞動力的推動作用已經減弱。
Draho表示,美國可能避免衰退的難以衡量的X因素是經濟活力,他稱之為"優步化"效應。"當供需因供應方面的衝擊而失衡時,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會迅速調整,使整個經濟重新達到平衡,"他評論道。這種靈活性可能會減輕新關稅的衝擊,儘管風險仍然存在。
這位策略師強調,標普500指數14%的反彈不僅僅是群體智慧——它反映了最終關稅不會像"解放日"公告那樣糟糕的釋然。同時,他表示,美國金融市場總是存在看漲的情景,而現在這種情景是"經濟相對免受更高關稅的負面影響"。
總體而言,Draho表示,投資者最大的錯誤之一是未能想像替代結果。雖然關稅可能帶來痛苦,但假設沒有上升空間是短視的,他說。這位策略師表示,市場似乎沒有為與關稅相關的即將到來的數據疲軟定價,這可能為美國股票創造分階段入場機會。"當數據變差時,進行配置可能很困難,但請記住,兩年來,美國股票一直在攀登憂慮之牆,因為投資者不斷預期數據會惡化,而這從未發生過,"他評論道。"再次引用巴菲特的話,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這更好。"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