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台北4月23日 -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著)關稅政策變化多端,引發市場對川普的不信任;台灣群益投顧周三稱,面對資金大洗牌、歐元區政策可能出現大轉,且歐洲央行(ECB)親自下場支持經濟情勢變化,為本益比相對低於美股的歐洲股市帶來投資機會,並看好國防工業股。
群益金鼎證券今日舉辦“2025年歐洲財富論壇”,由分析師謝潤承剖析川普關稅風暴下的投資新契機;他表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反覆無常,加重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在飄忽不定的環境里,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全球資金轉向歐股,使其成市場資金避風港。
他解釋,川普政府一系列針對歐洲的強硬動作,反而為歐洲帶來歷史性的轉機;隨美歐關係惡化與地緣政治緊張,歐洲內部的團結意識正在顯著的提升。德國議會改選後,候任總理默茨(Merz)積極推動財政改革,成立5,000億歐元的基礎設施基金,目的在透過基建基金和增加國防支出恢復經濟增長,可望為德國經濟注入活力。
“德國是最有本錢舉債,也是最有本錢發展國防工業的國家。”他說,“歐洲因基本面有一定程度的改變...尤其是烏俄戰爭後,德國願意舉債,也規劃擴軍,已經是勢在必行。”
他指出,德國的財政大擴張,對國防、民防及情報部門和網路安全的支出將不再受到債務上限的限制,此舉形同無限支票,帶動的效果是每年有數百億歐元到上千億歐元的財政擴張,“有可能徹底改變德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謝潤承進一步稱,歐洲的社會思維出現重大轉變,從過去對戰爭的反感與對武裝反對,轉為積極維護自身安全;各國政府也願意擴大境內採購,藉此促進本地企業發展與工業製造的成長動能;而歐股評價相對便宜,為吸引資金轉進的一大誘因。
展望未來,他表示,隨著歐洲供應鏈自主與國防議題成市場主軸,預期歐洲本地製造商與金融服務商將逐步取代美國廠商,進而帶動歐洲內需與國防工業股的成長;這場國防與經濟政策的結合,不僅將重塑歐洲產業結構,亦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