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可控核聚變概念飙漲,行業迎來「催化劑」!

財華社2025年4月14日 08:16

4月14日,可控核聚變概念股集體飙升,其中,中洲特材(300963.SZ)漲20%,海陸重工(002255.SZ)、雪人股份(002639.SZ)漲10%,久盛電氣(301082.SZ)、大西洋(600558.SH)、蘭石重裝(603169.SH)均上漲。

消息面,4月11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内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于法國的ITER現場。

資料顯示,ITER是由中國與歐盟、俄羅斯和美國等多方共同實施的項目,旨在模擬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的可行性。

所謂‌可控核聚變(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是一種能夠持續進行的核聚變反應,通過氫的同位素——氘和氚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聚變反應,從而釋放出巨大能量。與傳統的核裂變相比,核聚變不僅能量密度更高,而且不存在長壽命放射性廢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環保性,被視為人類理想的終極能源。

可控核聚變本質是模擬太陽内部發生的氫核聚變反應,且反應速度和規模可以隨時被調控,所以也被稱為「人造太陽」。

本次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稱為ITER磁體系統的「生命線」,校正場線圈内饋線則是這一系統中尺寸最大的部件,共有9套,由直徑16米、高度3米的半環結構組成。

該部件的交付也標志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順利完成。中國在可控核聚變出口方向的技術實力被驗證。此外,這也預示著可控核聚變發展的腳步正在加速,該領域或將迎來「破曉」的時刻。

事實上,今年以來,可控核聚變賽道利好頻頻。

首先是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取得突破,自主研發的加熱、控制與診斷等設備與系統首次投入運行,相關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前列。

另外,中國核電和浙能電力這兩大能源巨頭攜手出資17.5億,參股中國聚變能源公司,相關公司表示,為響應國家未來產業戰略發展要求,前瞻性佈局核聚變能源領域,為未來聚變堆商業化應用打下基礎。

華金證券近期研報亦表示,核聚變產業鏈已迎來密集招標。聚變新能、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公佈了多項招標公告,涵蓋水冷系統水泵、水冷系統6000T冷卻塔和中壓高壓氦氣純化器等多個環節。

可控核聚變領域不斷迎來催化劑,這或許也是相關概念股反復活躍、資金深度介入的背後原因。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