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s Mishra/Ananta Agarwal
路透社4月9日 -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申對藥品進口徵收 "重大 "關稅的計劃後,全球製藥商的股票全線下跌 (link),這威脅到了相互交織的全球供應鏈,而且隨著其針對具體國家的對等關稅生效,導致全球市場更加痛苦 (link)。
上周,藥品進口最初被豁免于特朗普的第一輪互惠關稅--但特朗普政府隨後表示,將對過去被排除在此類行動之外的醫藥行業徵收關稅。
美國總統表示,關稅將激勵製藥公司將業務轉移到美國。然而,分析師和公司 (link),對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的難度表示擔憂 (link)。
美國主要製藥商安進AMGN.O、艾伯維ABBV.N、輝瑞PFE.N、默克MRK.N和禮來LLY.N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下跌了3%至6%。
在歐洲,一籃子醫療保健股.SXDP下跌5%,創下2022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在整個地區的STOXX 600.STOXX行業指數中跌幅居前,該指數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時13分下跌3.3%。該指數將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在第一輪 "對等 "關稅豁免醫藥產品後,特朗普周五還威脅要對 (link)。特朗普尚未透露他計劃何時以及以何種幅度提高對進口醫藥產品的征稅。
"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埃文-塞格曼(Evan Seigerman)說:"雖然細節還不多,但我們強烈反對對任何藥品徵收關稅--這些關稅對製造業回流美國可能作用不大。
"鑒於製藥供應鏈的複雜性,我們預計該行業不會做出任何重大改變。目前的這些關稅是在緊急權力下實施的,最差也會持續到本屆政府任期結束,如果國會通過法案,可能會更快結束。
Seigerman還提到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link))最近裁員的擔憂,稱現在製藥關稅的 "真實言論 "加劇了這種擔憂。
額外成本、漫長的生產等待
歐洲和美國的藥品供應鏈相互關聯。美國依賴部分產自歐洲的藥品,這些藥品為美國帶來了數千億美元的收入。
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師考特尼-布林(Courtney Bree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在最壞的情況下,關稅可能會很高,導致為進口藥品支付的額外成本增加約 530 億美元。
如果企業確實選擇在美國新建生產基地,Breen預計每個新的 "綠地 "生產基地將增加20億美元的額外開支,並需要五年時間才能投產。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最新數據,到2023年,歐盟對美國的醫療和醫藥產品出口總額約為900億歐元(970億美元)。
阿斯利康AZN.L、葛蘭素史克GSK.L、羅氏ROG.S、賽諾菲SASY.PA和諾華NOVN.S在歐洲的股價下跌了5%至6.5%。與此同時,印度製藥股.NIPHARM收盤下跌近2%,拖累基準指數Nifty 50.NSEI下跌0.6%。
按百分比計算,IPCA Laboratories IPCA.NS、Glenmark Pharma GLEN.NS和Biocon BION.NS在孟買醫藥指數中跌幅居前,收盤時下跌了4%至5.5%。
印度對美國的醫藥出口主要是仿製藥,即流行藥物的廉價版本。美國占印度醫藥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