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下,標普低開高走、驚險收漲,和道指均扭轉三連跌。標普 3 月仍跌近 6%、創兩年多最大月度跌,一季度跌 4.6%,創三十餘年來 “落後全球” 其他地區股指的最遜表現,標普和納指均創近三年來最大季度跌幅。蘋果反彈近 2%,特斯拉盤中跌近 8% 後收跌近 2%,一季度特斯拉跌近 36%、領跌科技七巨頭,英偉達五連跌,全季跌近 20%。中概指數兩連陰,但一季度大漲 13%,阿里全季漲 56%。
德國將歷史性財政擴張,3 月十年期德債收益率反彈超 30 個基點;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創近三週新低,連降三個月。
美元指數創逾一週新低後轉漲、仍連跌三個月,一季度跌近 4%;歐元一季度漲超 4%、創兩年最大季漲幅。比特幣跌破 8.2 萬關口後一度反彈超 2000 美元,但一季度跌超 10%。
黃金盤中漲超 1%、三日連創歷史新高,一季度漲近 20%,創三十八年來最大季度漲幅。原油反彈至逾兩月新高,盤中一度漲超 3%,連漲兩個季度。
亞洲時段,A 股全線收跌,算力板塊午後崛起,恆科指跌 2%,芯片股集體回調,30 年期國債期貨轉漲。
馬斯克:DOGE 讓我付出了巨大代價,現在是 “抄底” 特斯拉的好機會。自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擔任要職以來,特斯拉股價較峯值下跌了 45%。馬斯克表示,這對他個人財富造成了巨大損失,但他認爲長期來看,特斯拉股票仍有上漲潛力,現在可能是買入良機。
特斯拉盤中一度跌 7.5%,增長擔憂加劇,華爾街預計 Q1 交付量將創兩年來最差表現。分析師一個比一個悲觀:Visible Alpha 預計特斯拉一季度交付約 37.3 萬輛汽車,同比下降 3.6%,特斯拉股東預計交付量甚至可能低至 35 萬輛,德銀預計交付量在 34-35 萬輛之間。週三,特斯拉將公佈最新交付數據。
上週末,一場名爲"打倒特斯拉"(Tesla Takedown)的全球抗議活動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同步爆發。全球約 200 處特斯拉展廳成爲抗議目標,佔特斯拉 438 家展廳的近半數,抗議規模達數千人。
蘋果 Apple Intelligence 全球開放,支持簡體中文等多語種,Vision Pro 也能用 AI 了。蘋果 AI 功能向全球更多用戶開放,新增對簡體中文等多語種支持,幾乎可以在全球所有地區使用。蘋果還將 Apple Intelligence 帶入 Vision Pro,並配備了一系列創新 AI 工具。蘋果股價領漲科技 “七巨頭”。
芯片業重大併購或將至,格芯被爆考慮合併,聯電一度大漲 20%。若交易達成,將打造一家生產橫跨美亞歐而總部位於美國的更大型公司,增強競爭成熟製程訂單的能力,合併後實體將成爲僅次於臺積電的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消息傳出後,格芯一度轉漲超 3%。
目前尚不清楚格芯會不會直接提出收購聯電。兩家公司可能併購的消息傳出後,紐交所上市的聯電美股(UMC)早盤拉昇,短短十分鐘左右,盤中漲幅就從 3% 以上迅速擴大到 20.1%,後回吐部分漲幅,早盤尾聲時日內漲不足 15%。
盤初曾跌約 3% 的格芯(GFS)股價早盤一度跳漲,刷新日高時漲約 3.1%,後很快抹平漲幅,重回跌勢,早盤尾聲時跌約 2%,尾盤小幅轉漲。
創互聯網泡沫以來最慘月份,痛失歐股市值老大。諾和諾德股價本月暴跌逾 27%,創 2002 年以來最差單月紀錄。自去年 6 月以來,諾和諾德持續遭遇一連串利空,包括減重藥 Wegovy 和 Ozempic 需求不及預期、口服減重藥 monlunabant 的中期試驗結果令人失望,以及另一款在研注射藥物 CagriSema 的數據表現不佳。但華爾街整體對該股仍樂觀。
研發費用達到 1797 億元,昇騰雲服務實現 6 倍增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首次實現盈利。2024 年華爲雲實現銷售收入 688 億元,同比增長 24.4%,海外公有云收入增長超過 50%,昇騰 AI 雲服務實現 6 倍增長。在 AI 領域,華爲雲發佈了 AI-Native 雲基礎設施架構 CloudMatrix,爲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提供高效、長穩、可靠的澎湃 AI 算力。盤古大模型在政務、工業、金融 3 個市場份額位列第一,並位居醫療、藥物、氣象以及汽車 4 個領導者象限,領跑中國行業大模型市場。
老鋪黃金營收、利潤雙雙暴漲,營業收入達到 85.06 億元人民幣,相較於 2023 年的 31.79 億元,同比激增 167.5%;淨利潤達 14.73 億元,增幅高達 253.9%。其中黃金產品銷售收入佔比 99.9%,同店收入增長超 120.9%。
當地時間 3 月 31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可能會在 4 月 1 日晚上或者 4 月 2 日宣佈關稅細節。特朗普還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會表現得 “非常友好”,在某些情況下,關稅可能會大幅降低。隨後,特朗普談及了其他議題,然後又跳轉回關稅議題並補充說:“關稅計劃已經制定”。根據白宮 31 日早些時候的說明,特朗普預計於 4 月 2 日作出抉擇並宣佈相關關稅政策的細節。
特朗普 “說一套做一套”?報道稱白宮再度考慮 “全面高關稅”,黃金再創新高。儘管特朗普多次淡化 4 月 2 日所謂"對等關稅"計劃的力度,但據媒體報道,近日特朗普已轉向更爲強硬立場,督促團隊設計覆蓋面更廣、稅率更高的方案。其中一項選擇是高達 20% 的全球性關稅,幾乎覆蓋全部美國貿易伙伴。
並暗示有方法可以繞過憲法禁令。分析稱,改變現有法案 “當選總統不得連任兩屆” 的規定需要極高的政治門檻,特朗普也可能考慮推舉副總統萬斯參加下屆大選或 “其他方法”。
高盛大幅上調美國關稅和衰退預期,預測 “對等關稅稅率” 平均達 15%!考慮到即將宣佈的 “對等關稅” 政策,高盛將未來 12 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從此前的 20% 大幅提升至 35%,將 2025 年美國平均關稅率預期從 10 個百分點上調至 15 個百分點。隨着經濟前景惡化,高盛還預計美聯儲年內將降息三次。
高盛交易員:宏觀開始干擾微觀業績指引,AI 投資短期難出碩果。高盛認爲,當前科技股下跌不再僅僅歸因於倉位過重或估值過高,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導致的,例如 DOGE 削減萬億計劃的不確定性、消費者信心的下滑和關稅加劇對週期性股票的衝擊。儘管科技股的基本面在過去一兩週沒有太大變化,但投資者風格轉向保守,也開始考慮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對財報季的影響。
大摩:“4 月 2 日” 不是美股的 “利空出盡”。摩根士丹利建議關注兩個關鍵問題:公告是否能明確關稅政策,將其從未知變爲已知;以及關稅增加會否進一步惡化經濟前景。
伊朗已在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回信中闡明伊方的立場,強調伊朗仍然堅持不會在 “極限施壓” 和軍事威脅條件下進行直接談判,但過去有過的間接談判可以繼續。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30 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電話採訪時威脅稱,“如果伊朗不與美國就其核問題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伊朗進行轟炸”,並對其相關產品 “徵收二級關稅”。
3 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 50.8,比上月上升 0.4,非製造業擴張步伐有所加快。
機構認爲,新訂單上升成爲 3 月製造業 PMI 的最大拉動項,這主要受政策驅動部分行業需求上行的 “加持”,“搶出口” 仍在繼續。但兩大價格指標的表現偏弱,且進口偏弱顯現內需不足的 “短板”,此外,企業觀望情緒仍存。
南京房七條涉及涉及取消限售、新版以舊換新和房票安置、公積金等方面政策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