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台北3月26日 - 安聯環球投資亞洲經濟學家湯繼成周三稱,川普(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措施將對亞洲的成長和外部需求造成不利影響;而台灣和馬來西亞的出口依賴程度雖然也很高,但其經濟受到強勁的科技投資需求支撐。
湯繼成今日以“解讀川普2.0對亞洲經貿影響”為題,剖析川普對等關稅等政策對以出口為導向亞洲小型的經濟之衝擊,當中新加坡、香港、韓國、越南和泰國,最容易受到影響。
他表示,相較之下,台灣和馬來西亞因有晶片的需求,且馬來西亞有下游的半導體,以及很多的數據中心,衝擊比較小,處境相對較佳。
而對大型經濟體的衝擊方面,他表示,中國、印尼、日本、印度、澳洲和菲律賓等比較不受川普保護主義的影響,因這些經濟體對G3(美國、日本及歐元區等)經濟體最終需求的依賴程度較低。
其進一步指出,不過中國是亞洲大型經濟體國家中較脆弱且較容受影響的。但北京似乎已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財政政策,2025年預算赤字擴大、政府債券發行額度上調,以刺激內需;且總體而言,因其外貿占GDP比重不大、本身經濟規模就很大,中國只要把自己的經濟搞好即是可以抵禦關稅對經濟帶來的震盪。
此外,他並稱,川普的政策不確定性已動搖了“美國例外論”的基礎,市場對美聯儲政策利率預期已重新調整,為亞洲央行放鬆政策提供了空間。
他認為,在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戰中,亞洲股市將持續波動對中國的看法更趨樂觀,因為財政支持擴大和政策可預測性提高,有助於緩衝外部壓力。因而對日本、印度和澳洲仍持樂觀態度,對印尼和菲律賓則因內部政經因素,轉趨謹慎。
同時,面臨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反覆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安聯環球投資美國經濟學家Greg Meier指出,川普上任後,近期GDP成長預期有所降溫,但主要來自於凈出口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消費者擔心在關稅政策推動下,通膨壓力可能越來越高。
他並表示,短期美國資產可能表現會略微落後,公債殖利率走低,非美國家可能較有表現;但若將川普僅回到白宮兩個月,就被認定可能讓美國經濟成長降溫、通膨升溫,仍是言之過早。
其還指出,川普的政策牛肉並不便宜,單純延續2017年減稅政策就要花掉4.5兆(萬億)美元;若再加計川普的政策提案,未來10年可能需增加12兆美元支出;而對市場的影響是:可能會有更多支出削減與關稅發言,且帶來更多預料之外的事件及更多的市場波動。
此外,Greg Meier亦認為,川普短期的政策可能不利於市場,但在此之後的財政支出,是有機會帶動市場表現的;且隨著2026年期中選舉的到來,其政策有機會調整為更支持市場的措施,例如延長減稅或放鬆監管,值得大家關注。
安聯集團(Allianz SE)--安聯投資母公司,成立至今超過125年,在全球70個國家為逾8,80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