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恒科勁漲!中國資產大受青睐,美股科技股要走跌?

財華社2025年2月17日 00:15

在DeepSeek-R1大模型的助力下,節後中國資產開啓了一波牛市。數據顯示,1月14日以來,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累漲近21%,成分股中的金山雲(KC.US)、阿里巴巴(BABA.US)等多股迎來大漲。

港股方面,1月14日以來,恒生指數累漲近20%,恒生科技指數更是飙升近31%。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中,阿里健康(00241.HK)、金蝶國際(00268.HK)、小米集團-W(01810.HK)等多股也都迎來大幅上漲。

A股表現稍弱,但自1月14日以來,科創綜指也累漲了近11%。

中國資產飙漲的背後,有外資機構的頻頻看好。例如,高盛在2月份發佈的研報中指出,DeepSeek的崛起意味著AI行業的發展正從硬件基礎設施層向軟件應用層轉移,這一趨勢為全球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尤其是中概科技股中長期價值重估的機會。

此外,中國資產飙漲的背後也有資金的支持。高盛指出,截至2月7日的數據顯示,高盛全球範圍内的主經紀商(PB)業務中,中國在岸和離岸股票合計成為今年「名義淨買入量最大的市場」。

一時之間,機構和資金的目光似乎都轉向了中國科技資產。有一些投資者認為,中國資產的持續走強或會對美股市場的資金產生虹吸效應,進而導致已積累巨大漲幅的美股科技股走向下跌。

事實真的如此嗎?

2月13日(當地時間),特斯拉(TSLA.US)大漲5.77%,英偉達(NVDA.US)上漲3.16%,蘋果(AAPL.US)、谷歌(GOOGL.US)等多科技股也大多錄得上漲,博通(AVGO.US)、台積電(TSM.US)遭遇下跌。

DeepSeek-R1的橫空出世的確導致了英偉達等科技股出現暴跌,但從1月14日以來的表現來看,Meta(META.US)大漲了近20%,蘋果、英偉達則是微漲,微軟、谷歌等一些科技股則是微跌狀態,特斯拉表現較差,累跌了11.75%。

總的來看,中國資產持續走強當然會吸走一部分美股市場的資金,但說這種情況會導致美股科技股大跌多少有些言過其實。事實上,美股市場的科技股在近年經歷一輪波瀾壯闊的AI牛市後,本身就有盤整、消化的需求,科技板塊近期的走勢仍在正常範圍之内。

但需要指出的是,對於美股科技股後續的走勢,機構之間的看法和做法其實也存在著分歧。

據悉,1月底,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認為,投資者對AI的狂熱助長了美股的「泡沫」,其程度類似於千禧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前的情形。達利歐稱,「定價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同時還存在利率風險,這種組合可能會刺破泡沫。」

而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橋水遞交了截至2024年12月30日的第四季度持倉報告(13F)。

數據顯示,橋水在第四季度對主要持倉的科技股都進行了減持,尤其是近年備受關注的「美股七巨頭」中,除特斯拉以外的其他「六大巨頭」都遭到了大幅減持,同時新建倉了特斯拉。

在另一邊,儘管受到了DeepSeek-R1的衝擊,但有分析師仍對一些科技股表達了看好之意,尤其是看好「AI總龍頭」英偉達的增長潛力。

例如,瑞穗分析師Vijay Rakesh維持對英偉達的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75美元。Rakesh對英偉達2025年下半年的表現持樂觀態度,主要客戶微軟Azure、亞馬遜AWS和谷歌雲將增加2025年的資本支出,此外還有望在2025年獲得來自甲骨文雲基礎設施(OCI)的額外推動,以及在2026年獲得OpenAI和蘋果的推動。

Argus分析師Jim Kelleher也重申了對英偉達的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75美元。Jim Kelleher認為,儘管DeepSeek的消息導致英偉達股價波動,但英偉達在滿足所有領先AI和雲服務提供商的需求方面擁有巨大的競爭優勢。

審核Esteban Ma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