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開盤後,阿里股價一度上漲觸及 113.900 港元,漲超 8%,之後回落。截至發稿前,漲 7.91%,報 113.2 港元。
從年初至今來看,阿里股價已整體上漲約 27%。2024 年,阿里在完成換帥並年內累計投入 160 億美元(約人民幣 1168 億元)用於股份回購後,阿里的股價上升了 10%,而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阿里的股價則分別下跌了約 48%、19% 和 11%。
業內分析認爲,阿里近期發佈的新款 AI 模型、阿里雲接入了 DeepSeek 的舉措,以及昨晚知情人士透露的蘋果與阿里巴巴將合作開發 AI 功能的消息,都推動了阿里港股的股價上漲。
2024 年 12 月 8 日,馬雲現身螞蟻集團 20 週年活動並着重提到了 AI 發展。他表示,從今天來看,未來 20 年的 AI 時代能帶來的改變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爲 Al 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時代。“Al 會改變一切,但這不代表,Al 能決定一切。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未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今天我們爲這個即將到來的時代做些什麼真正有價值而又是與衆不同的事。” 馬雲補充稱。
昨日馬雲出現在阿里園區,圖爲馬雲在夸克所在的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與員工進行交流。
近期,阿里巴巴 AI To C 業務佈局動作不斷,而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扛起阿里 AI 在 C 端應用的重擔。此前,阿里旗下 AI 應用 “通義” 併入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成爲與夸克並行發展的兩個 C 端品牌。本月,全球頂尖人工智能科學家、前 Salesforce 集團副總裁許主洪出任阿里集團副總裁,負責 AI To C 業務的多模態基礎模型及 Agents 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
在基礎大模型方面,阿里通義大模型的技術進展引發了市場關注。大年初一,阿里雲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 Qwen2.5-Max 發佈。在 Chatbot Arena LLM Leaderboard 榜單中,Qwen2.5-Max 以 1332 分位列全球第七名,超越 DeepSeek V3、o1-mini 和 Claude-3.5-Sonnet 等模型。同時,Qwen2.5-Max 在數學和編程上排名第一,在 Hard prompts 方面排名第二。
近期,斯坦福、伯克利的研究團隊均採用阿里 Qwen2.5 大模型進行微調,以低成本復現 DeepSeek-R1 模型。其中,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的團隊利用阿里巴巴的開源 Qwen2.5 模型,以不到 50 美元的雲計算費用訓練出一種新的推理模型。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Pan Jiayi 團隊也以 30 美元的低成本復刻了 DeepSeek R1-Zero 的核心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 也選擇了通義千問作爲基礎模型。據悉 DeepSeek 將 DeepSeek-R1 蒸餾到 6 個開源模型中,其中 4 個都基於 Qwen 系列。特別是基於 Qwen-32B 蒸餾的模型,已經實現了對標 OpenAI o1-mini 的性能。
DeepSeek 還給阿里雲帶來了雲基礎設施方面的新機會。阿里雲已在其百鍊平臺全面上線六款全尺寸 DeepSeek 模型。
Alphalex Capital 管理基金香港總經理 Alex Au 表示,DeepSeek 再次顯著激發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科技的興趣,並應有助於縮小估值差距。而阿里在 DeepSeek 發佈僅幾天後宣佈了其最新 AI 模型,並宣稱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並且阿里雲接入了 DeepSeek 模型,這推動阿里港股的上漲。Alex Au 強調,雲服務提供商如阿里巴巴,將是這場 DeepSeek 熱潮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而在本週一,美國對沖基金大佬、億萬富翁投資人大衛·泰珀旗下 Appaloosa LP 向美國 SEC 提交的 13-F 文件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該對沖基金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國股票 ETF。
其中,Appaloosa 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增加了 18%,達到 1180 萬股,目前價值超 12 億美元。截至去年末,阿里巴巴仍是其最大的持倉,約佔其 67 億美元投資組合的 15.4%。
此外,京東的持倉從約 730 萬股增至約 1050 萬股,增幅高達約 43% 按當前股價計算,價值超 4 億美元。拼多多的持倉增加了約 5.5 萬股至 540 萬股,增幅約爲 1%。截至去年末,拼多多爲 Appaloosa 第三大持倉,約佔其投資組合的 8.04%。貝殼控股的持倉從約 218 萬股增至約 257 萬股。
去年 9 月,泰珀曾呼籲 “買入一切” 與中國相關的資產”,引發了轟動。此次公佈的報告顯示,他踐行了他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