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0 日,臺積電公佈 2024 年 12 月營收報告。得益於繼續受益於人工智能熱潮的推動,其營收超市場預測。
數據顯示,臺積電 2024 年 12 月合併營收約爲新臺幣 2781.63 億元,較上月增加 0.8%,較去年同期增加 57.8%;
2024 年 1 至 12 月累計營收約爲新臺幣 28943.8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33.9%,爲 1994 年上市以來的最高年銷售額。
臺積電盤前一度漲超 2%,目前回落至 1.38%,不過英偉達、AMD 等半導體股普遍下跌。
據計算,臺積電第四季度(10 至 12 月)整體營收達到 8684.2 億新臺幣(合 263.6 億美元),這輕鬆超過市場預測,分析師普遍預計該公司第四季度收入爲 8535.7 億新臺幣(合 259.0 億美元)。並且符合臺積電在 10 月份財報電話會議上的說法,即預測第四季度收入在 261 億美元至 269 億美元之間。
臺積電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強勁需求,尤其是來自英偉達的需求,以及智能手機半導體的不斷改進。
Counterpoint Research 副總監 Brady Wang 表示:“臺積電從強勁的人工智能需求中受益匪淺。”
他表示,臺積電 3 納米和 5 納米工藝(最先進的芯片)的 “產能利用率” 一直 “超過 100%”。人工智能圖形處理單元(GPU)(例如英偉達設計的 GPU)和其他人工智能芯片正在推動這一需求。
作爲英偉達和蘋果等科技巨頭的芯片代工廠,臺積電的業績增長充分反映了 Alphabet、微軟等公司在 AI 領域的積極投入。自 ChatGPT 爆火以來,臺積電股價翻倍,市值突破萬億美元,顯示 AI 正驅動半導體行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與此同時,鴻海精密等相關企業也受益於 AI 硬件需求的增長,而微軟更是計劃投入巨資建設數據中心。
然而,市場上也存在擔憂。過度建設、電力短缺等問題可能成爲發展的瓶頸。此外,缺乏殺手級 AI 應用也可能導致服務器容量的閒置。除了英偉達和 AI 領域,臺積電還面臨着全球科技市場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儘管如此,臺積電的毛利率有望創下新高。
摩根士丹利預計,受 iPhone 季節性影響,臺積電第一季度營收或將下滑 5%。儘管如此,該公司預計全年營收仍將增長,但增速或低於 20%。分析師 Charlie Chan 表示,臺積電通常會採取保守的業績指引。
臺積電將於 1 月 16 日下午發佈財報,並召開電話會議。
分析認爲,投資者在接下來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應重點關注四個方面:CoWoS 先進封裝產能的擴張將如何影響未來 AI 芯片需求;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產能提升能否滿足蘋果、英偉達等公司的需求;成熟節點需求的減弱是否會對利潤造成壓力;以及 2025 年的資本支出計劃是否能體現臺積電對 N2 節點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