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擴圍「兩新」,誰將得益?

財華社2025年1月3日 11:13

2025年第二個交易日,港股上行,恒生科技指數漲1.05%。

成分股中,小米集團(01810.HK)漲幅最甚,收漲6.62%,創下出新高,而阿里巴巴(09988.HK)和京東(09618.HK)亦有不俗表現,分别上漲1.60%和1.28%。

反觀「股王」騰訊(00700.HK),作為恒生科技指數重要成分股之一,卻收跌0.43%。

這又是為何?這很可能與一場重要會議有關。

擴圍「兩新」

2025年1月3日上午,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上,發改委負責人表示於2025年要加大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兩新」指的是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於去年2月提出,3月引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作出了具體安排;7月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引發《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統籌安排三千億元左右超長特别國債資金,持續推動「兩新」政策落地見效。

「兩新」政策是要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一方面支持企業通過「更新」增強產品的叠代升級能力,另一方面支持居民通過「換新」來增加消費,帶動企業投資擴產,推動投資消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在新一年的新聞發佈會上,發改委領導提到,去年以來,「兩新」工作對擴大有效投資、提振居民消費、加快綠色轉型的綜合效應持續顯現,例如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快速增長,汽車保費和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銷量明顯增加,新能源汽車、一級能效家電銷售佔比持續提升。

為此,今年將大幅增加超長期特别國債資金規模,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其一為擴大範圍,即將設備更新的支持範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其二為提升標準,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農機保費更新補貼標準,加大家裝消費品換新的支持力度。其三為完善機制,進一步簡化設備更新的審批流程。

另外,發改委領導還提到,該政策一視同仁支持線上、線下渠道,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冊地企業參與以舊換新,並強調完善商貿物流體系和冷鏈物流體系,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簡單來說,今年的「兩新」政策將擴大覆蓋範圍至3C類產品,即手機、移動設備和可穿戴設備,這無疑將令相關的廠商得益。

誰能得益?

將評論區比作消費者「許願池」的小米可謂最得益,這不僅因為小米去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銷售表現理想,擁抱上前一輪汽車以舊換新的風口,還因為小米持續不斷地推出經濟型數碼產品,1月2日才剛剛推出的紅米Turbo 4或正好撞上風口。手機、可穿戴設備和其他數碼產品才是小米的強項和主要的收入及利潤來源。小米的「人車家」全生態概念跟從了政策的導向。

1月3日,小米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漲至36.30港元,以接近高位收市,報36.25港元,漲6.62%,市值擴大至9,097.13億港元,距離萬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此外,主要經營自營商品,優勢在於3C消費電子產品的京東(JD.US)也將得益。

1月3日,京東的H股股價也一度大漲近2.5%,收市報134.20港元,漲1.28%,市值3,890.46億港元。今年前三季,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按年增長0.6%,至3,908.33億元人民幣,佔了京東總收入的48.14%。隨著消費支持的擴容,京東將可得益於電子產品的以舊換新,以及物流體系完善等政策。

最主要的線上平台阿里巴巴(BABA.US)也將是擴容的一大得益者,消費電子是這些線上購物平台最重要的銷售品類,即使阿里巴巴的自營業務相對京東小,但可從其進駐品牌商的銷售規模擴大中獲利。此外,阿里巴巴旗下的閑魚等二手平台也將隨快消品的輪換潮得益。阿里巴巴H股於1月3日漲1.60%,收報82.60港元,市值1.57萬億港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