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爲 拼多多 2024 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紀要,財報解讀請移步《“神話” 秒切 “鬼故事”,拼多多真崩了?!》
一、財報核心信息回顧:
二、財報電話會詳細內容
2.1、高管層陳述核心信息:
1) 業務進展:
① 戰略近況:
② 供應鏈優化:
③ 產品創新:公司通過與高質量品牌和製造商合作,推出定製化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並推動新品牌和老品牌的發展。
④ 高質量發展:
⑤ 業務判斷與對策:
⑥ 供需端支持:
供給側:加大對優質商家和品牌的支持,通過百億補貼計劃等手段引導更多流量至高質量產品。專注提升供應鏈質量和效率,推動農業和工業區域發展,支持本地品牌和優質農產品。
需求側:重點關注消費者需求,提升省錢和服務能力,升級售後服務,爲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推出新促銷活動,滿足多樣化消費偏好,將更多品類產品引入三四線城市,促進區域消費升級。
⑦ 農業戰略與本土支持:
2)財務要點
① 未來展望與戰略重點:公司將繼續投資於平臺的高質量發展,支持優質商家,優化供應鏈和客戶體驗。
本季度收入增長顯著放緩,預計未來因競爭和全球不確定性將進一步放緩。管理層強調,儘管短期內盈利可能會波動或反彈,但長期來看盈利能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公司將繼續專注於長期發展和生態系統的建設。
2.2、Q&A 分析師問答
Q:本季度總利潤增長強勁,但管理層在發言中提到由於競爭,將增加投資,導致盈利波動。請問未來的利潤計劃如何?此外,關於股東回報,是否有股票回購或分紅的計劃?
A:我們多次提到,過去幾個季度的利潤增長不應作爲長期指導,因爲這是業務投資與財務報告週期不匹配的結果。此外,我們目前面臨激烈競爭和外部環境變化,這將帶來業務波動並減緩收入增長。我們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需要耐心地投資平臺的長期健康。未來 12 個月,我們將投入大量資源支持優質商家。短期內,盈利可能波動,但總體上會逐步下降。支持商家對構建高質量供應鏈和強大的平臺生態至關重要。長期來看,這將爲平臺帶來良性循環,因此即使短期利潤受影響,我們仍將堅持投資。關於股東回報,公司仍在投資階段,面臨激烈競爭和外部不確定性。我們認爲現在不是進行股票回購或派息的合適時機,未來幾年內也不考慮這樣做。
Q:管理層在發言中強調了商家生態系統和支持政策。請問如何理解和評估商家生態系統?爲什麼這是平臺下一階段的重點?
A: 我們的平臺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社區,包括商家、消費者和運營團隊。商家是我們服務消費者的重要合作伙伴。隨着行業競爭加劇,我們作爲平臺需要在確保產品質量和公平性的同時,支持優質商家以促進生態系統健康發展。爲此,我們將堅定轉向高質量發展,支持具有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商家,未來幾年將爲這些優質商家減少約 100 億元人民幣的交易費用,同時強化平臺治理,移除不法商家。
我們與優質商家共同成長,爲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形成良性循環,實現平臺的長期健康發展。爲了達成這一目標,管理層一致同意進行長期投資,打造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生態系統。
Q:貴公司的全球業務增長強勁,但一些外部數據顯示某些市場的增長和投資在放緩。在發言中,公司對全球業務的未來發展表現得相對謹慎。請問這是在主動管理風險嗎?管理層能否詳細談談這方面的考慮?
A: 我們的全球業務仍在發展,並積極探索新機會,目前已進入 70 多個市場。我們始終將合規視爲發展的基礎,過去幾個季度也投入大量資源打造安全的購物環境。
隨着業務的推進,我們發現外部環境變化加快,非業務因素影響增加,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同時,電商行業的競爭加劇,預期將更加激烈。這種激烈的競爭加上外部因素的影響,必然會對我們的全球業務造成一定干擾。但我們依然致力於讓更多消費者享受數字經濟帶來的好處。面對複雜環境,我們將專注核心優勢,不斷提升供應鏈、客戶服務和合規能力,以更好地滿足全球消費者需求,實現全球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Q:我們注意到競爭環境非常激烈,這是否影響了公司的增長?在這種環境下,公司將如何調整投資重點?管理層如何看待公司的定位?
A:過去幾個季度,電商領域的競爭加劇,這是正常現象。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的收入增長有所放緩,第二季度的收入增長下降,這表明高增長率不可持續。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各電商平臺都在調整策略以應對這些變化。每個平臺都有其優勢,並投入大量資源來滿足需求。我們將聚焦核心優勢,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對於電商平臺而言,強大的供應鏈是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爲滿足多樣化需求,我們專注基礎並創新供應鏈。第二季度,我們繼續在主要產區推動農業項目,幫助當地農產品建立品牌,支持中小型農業商家。除了農產品,我們還通過數字化支持製造商,與優質品牌合作,推出定製產品,推動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大力支持致力於業務和創新的優質商家,降低交易費用,並利用平臺供應鏈能力提升商家質量和效率。
我們相信,優化和升級供應鏈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確保平臺長期健康增長的關鍵。
本文的風險披露與聲明:海豚投研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