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華爾街日報》週一(8月26日)最新報道稱,中國人工智能開發人員已經找到一種方法,不用把最先進的美國芯片帶到中國,就能使用它們。
(截圖來源:美國《華爾街日報》)
報道指出,中國人工智能開發人員與中間人合作,獲取海外的計算能力,有時還利用加密貨幣世界的技術來掩蓋身份。
這一策略是對美國出口管制的迴應。美國的出口管制阻止了中國公司直接進口美國英偉達公司(Nvidia)開發的人工智能芯片。
雖然中國用戶仍有可能通過灰色市場賣家網絡將英偉達的芯片帶到中國,但這個過程很繁瑣,無法滿足大用戶的所有需求。
根據《華爾街日報》,曾是比特幣礦工的Derek Aw是一位幫助中國企業克服障礙的企業家。他說服迪拜和美國的投資者出資購買搭載英偉達強大H100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務器。
今年6月,Aw的公司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一個數據中心安裝了300多臺裝有這種芯片的服務器。三週後,這些服務器開始爲北京的一家公司處理人工智能算法。
Aw說道:「有需求。有利潤。自然會有人提供供應。」
租用遠程計算能力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許多跨國公司使用Google Cloud、微軟Azure和亞馬遜AWS等美國公司的服務在全球範圍內轉移數據。然而,與銀行一樣,這些公司也有「瞭解你的客戶」的政策,這可能會使一些中國客戶難以獲得最先進的計算能力。
《華爾街日報》稱,熟悉美國製裁的律師說,計算能力的買賣雙方以及撮合他們的中間人沒有違反任何法律。
華盛頓一直針對先進芯片、設備和技術的出口,但云公司說,出口規定並不限制中國公司或它們的外國子公司取得使用英偉達芯片的美國雲端服務。
美國商務部今年1月提出了一項規則,旨在阻止惡意的外國實體使用美國的雲計算服務進行包括訓練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在內的活動。美國雲計算公司認爲,該規定不會防止濫用,反而會破壞客戶信任,削弱他們的競爭力。
上述平臺處理簽約和計費都採用區塊鏈技術,允許用戶僅以一系列字母和數字代表身分,然後用加密貨幣付款。
Aw表示,他也可能不知道買家的真實身份。中國AI公司經常通過新加坡或其他地方的子公司進行交易。
過去兩年,類似的平臺越來越多,因加密貨幣領域的活動變慢,他們騰出一些先前用於挖掘數字貨幣的計算機,來收集分散於全球各地的運算能力,然後出租給AI開發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