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中國房市突傳重磅!彭博社:一個「神祕買家」以90%折扣清償開發商債務……

2024年7月22日 07:28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彭博社報道,一家鮮爲人知的神祕公司正在收購華夏幸福債券,其以90%折扣購買債券,然後註銷這些證券,取消部分債券可能有助於房地產公司減少債務負擔。文章強調,這些資金的來源仍是一個謎。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Fortune Land Development Co.)在2021年違約,標誌着中國房地產危機的開始。華夏幸福的舉動是中國債務危機的最新轉折,該危機已導致逾1400億美元的房地產債券違約,並嚴重拖累了中國市場。

(來源:Bloomberg)

儘管華夏幸福的某些做法細節尚不明確,但瞭解購買安排的債券投資者表示,他們可以爲數十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公司提供路線圖,這些公司即使在重組債務後仍難以償還債權人。

該開發商正試圖通過與債券持有人和第三方簽訂私人合同,以低成本方式在重組協議之外消除部分債券。一些投資者願意接受債券本金價值的大幅削減,並在短期內收回少量現金,而不是等待數年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如果房地產市場進一步低迷,這些收益可能無法實現。

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自2020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公司已拖欠超過1230億美元的國際債券和1480億元人民幣,約合203億美元的境內債券。至少還有590億美元的中國開發商債務處於困境中。

許多開發商得到了債券持有人的支持,延長了債務期限或者改變了付款條件,但住宅銷售疲軟以及房價下跌使得這些公司難以籌集到足夠的現金來補償投資者。

華夏幸福、中國恆大等部分違約開發商的境外債券近期交易價格不足面值5美分,表明這些債務的回收前景極低。

(來源:Bloomberg)

報道提到,華夏幸福是中國削減房地產開發商債務水平政策的首個重大受害者,3年多前該公司未能償還其發行的一筆美元債券。這家成立26年的公司在中國較小的城市建造住宅區並擁有商業地產,2021年其境內債券也出現違約。

根據監管文件,華夏幸福的債權人同意重組協議,共計1900億元人民幣的國內和國際債務。該公司擬在2023年底前分期償還其境內債券本金的30%,具體數額取決於其資產出售的進展情況。

該開發商尚未實現這一目標,迄今爲止已零星地向其債券持有人進行了補償。該公司在2022年支付了債券本金的2.8%,在2023年支付了1.6%。

據知情人士透露,過去幾個月,華夏幸福的代表一直在與一些債券持有人聯繫,商討將他們持有的債券出售給一家名爲霸州市永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Bazhou Yongsen)的企業。知情人士表示,買方每100元債券本金將支付10元,但不願透露姓名。

鑑於華夏幸福還款計劃的不確定性,一些投資者已同意以該價格出售所持債券。

(來源:Twitter)

據知情人士透露,華夏幸福代表向一些債券持有人透露,截至上個月,該公司已以這種方式購買了總票面價值近100億元人民幣的債券,佔其債務重組計劃涵蓋的371億元人民幣境內債券的25%以上。

知情人士稱,賣方簽署了一份三方債務轉讓協議。

彭博新聞看到的協議副本顯示,三方包括債券持有人、霸州永森和華夏幸福。

華夏幸福在迴應問詢時表示,該安排是買方和賣方之間的市場化交易,而其作爲發行人僅協助和配合一系列過戶程序。

彭博社提到這個「神祕買家」,關於「霸州市永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外界知之甚少。根據彙總公司註冊信息的在線平臺天眼查,該公司於2016年在河北省廊坊市成立,而華夏幸福的總部也位於廊坊市。

霸州永森曾由三名個人所有,他們於本月初將股份轉讓給另一家名爲Beijing Luhu Technology Group Co.的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談判過程中,一些債券持有人只與華夏幸福的官員進行了交談,並沒有與霸州永森的任何人見面或交談,他們不知道購買債券的資金來自哪裏。

知情人士稱,該建築商打算在向證券清算機構提交協議後取消債券。

知情人士補充指出,在取消之前,資金將轉移給債券持有人。

華夏幸福早前的財務困境引發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連鎖反應,該公司的違約使許多大型投資者蒙受了鉅額損失,並導致其他投資者不再購買房地產債券。這導致了信貸緊縮,使其他開發商的借款變得更加困難,隨後又有數十家開發商違約。

大多數已重組債務的房地產公司仍然難以履行義務,可能需要採取更激進的行動來大幅減少其義務,例如債券回購。

一位海外投資者告訴彭博新聞社,他已幫助一些發行人以市場價格購買了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債券,以便這些公司隨後可以取消這些證券。

知情人士稱,一家中國國有開發商最近告訴其持有擔保債務的債權人,它可以向他們介紹一位投資者,以比本金價值低很多的價格收購這些債務。

該人士補充說,鑑於提議的大幅減記,目前尚不清楚債權人是否會同意。

CreditSights東亞企業信貸研究主管Zerlina Zeng表示:「要求債券持有人大幅減記似乎是陷入困境的開發商生存的唯一切實可行的辦法。」

她提到,除非開發商的合同銷售額和現金回籠情況持續改善,否則重組後開發商可能會再次違約。#中國房地產危機#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