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APP訊——在萬眾矚目中,黃金價格本週一度歷史性地突破了每盎司4000美元的心理大關,然而市場的歡呼聲尚未平息,一場突如其來的「獲利了結潮」便席捲而來。金價在觸及4,059.05美元的歷史新高後急轉直下,週四(10月9日)下跌近2%,最終失守4,000美元關口,收在3,976美元附近。同時,其“姐妹金屬”銀也從51.22美元的歷史高點應聲回落,收報於49.23美元。這場高位「跳水」行情,如同一盆冷水,澆醒了沉浸在牛市狂歡中的投資者。
驅動此輪下跌的直接誘因,是美元指數的持續走強以及中東地區緊張局勢的暫時緩和。美元指數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創下近兩個月新高,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對海外買家來說變得更加昂貴。而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則削弱了黃金作為地緣政治避險資產的光芒,促使部分投機者選擇「落袋為安」。週五(10月10日)亞市早盤,現貨黃金震盪微漲,目前交投於3,987.60美元/盎司附近,漲幅約0.34%。
黃金價格的暴跌首先源自於中東地區緊張局勢的意外緩解。以色列與哈馬斯簽署停火協議,這是美國川普總統推動加薩戰爭結束倡議的第一階段,這一消息迅速降低了這個歷來動盪不安地區的地緣風險。
獨立金屬交易商Tai Wong指出,隨著停火協議生效,投機者開始從黃金市場撤出部分籌碼,因為原本支撐金價上漲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已消退。現貨金價週四盤中一度跌至3,945美元/盎司,最終收報3,976美元/盎司,跌幅約1.62%。這一回調也是投資者在金價週三首次突破4000美元大關、觸及4059.05美元歷史新高後的理性獲利了結。
回顧今年,黃金作為非孳息資產,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被視為對沖工具,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但停火協議的達成猶如一盆冷水,澆滅了短期投機熱情,導致市場出現短暫的恐慌性拋售。
與黃金走勢密切相關的白銀也未能倖免。週四,白銀從刷新歷史高點的51.22美元/盎司回落至49.23美元/盎司附近,同樣受到地緣政治緩和的打壓。今年白銀累計漲幅高達69%,遠超黃金,這得益於宏觀經濟力量的推動以及現貨市場供應緊張的疊加效應。然而,當地緣風險降低時,白銀的工業需求屬性使其更容易受到經濟週期波動的影響,這次回落進一步放大黃金市場的調整壓力。
美元指數的強勁反彈是黃金下跌的另一個大推手。週四,美元指數上漲0.5%,連續四個交易日走強,盤中創近兩個月新高至99.55,最終收報99.37。這一升勢直接提高了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對海外買家的成本,使其吸引力下降。
歐元區的政治動盪進一步助長了美元的強勢,法國總理勒科爾尼遞交辭呈現引發政治僵局,投資者對法國財政赤字的擔憂加劇,導致歐元下跌。法國總統馬克宏辦公室表示將在48小時內任命新總理,但這項不確定性已令市場情緒偏向避險美元。
聯準會官員的鷹派言論也為美元提供了支撐。週三公佈的9月聯準會會議記錄顯示,官員同意美國就業市場風險高到需要降息,但對頑固通膨保持警惕。
聯準會理事Michael Barr週四強調,在進一步降息方面應保持謹慎,突顯通膨風險的存在。儘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威廉斯在接受採訪時支持今年繼續降息,考慮到就業市場可能進一步放緩,但整體基調偏向謹慎。
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交易員預計聯準會10月和12月分別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為95%和80%,較上周有所降溫。這項政策預期調整冷卻了市場對激進寬鬆的熱情,推動美元走強,從而對黃金形成壓制。
歷史上,美元與黃金往往呈現負相關關係,這次美元的四個交易日連漲直接加劇了黃金的「美元定價」困境,讓海外投資者望而卻步。
美國債市的波動進一步放大了黃金市場的調整壓力。週四,美國公債殖利率小幅走高,30年期公債標售結果顯示需求一般,在聯邦政府持續停擺導致官方經濟指標發布受阻的背景下,市場訊號的意義被削弱。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漲1.7個基點至4.148%,30年期殖利率上升0.8個基點至4.732%。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3.597%,而五年期和十年期TIPS損益平衡殖利率分別報2.423%和2.355%,顯示市場預期未來十年年平均通膨率約為2.4%。
策略師指出,在缺乏政府數據的情況下,這些標售難以提供可靠指引,但收益率的上升反映了投資者對通膨風險的謹慎態度,這間接削弱了黃金作為通膨對沖工具的吸引力。
同時,美國股市的回檔也與黃金市場形成共振。週四,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52%至46358.42點,近一個月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0.28%和0.08%。這一盤整源自於投資人在第三季財報季開始前缺乏催化劑,加上政府停擺進入第九天,幾乎沒有進展跡象。
財富管理公司Keator Group的管理合夥人Matthew Keator表示,市場正觀望獲利成長能否延續過去兩個季度的穩定表現,再加上華盛頓資料發布的缺失和聯準會應對策略的不確定性,回調顯得自然而然。
股市的暫歇,尤其是在人工智慧推動的大漲後引發泡沫擔憂,進一步推升了市場避險情緒,但由於黃金已處於高位,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而非加倉,導致貴金屬與股市同步承壓。原料板塊領跌標普500,而房屋和住宅建築板塊下跌逾2%,反映出利潤率和需求擔憂的蔓延。
儘管短期回檔明顯,但黃金的長期看漲前景並未動搖。 Tai Wong強調,黃金和白銀可能需要進一步整固,但反彈的主要驅動力——儲備多樣化和巨額、不斷增長的全球主權債務——仍然完全有效。這些因素包括央行強勁買盤、ETF資金流入增加、美國降息預期、與關稅相關的經濟不確定性。今年黃金上漲52%的背後,正是這些宏觀力量的合力推動。白銀的供應緊張也為其提供了額外支撐,未來若全球經濟復甦,白銀的工業需求或將進一步放大漲幅。
展望未來,黃金市場可能進入整固期,但地緣政治風險並未完全消退,中東局勢的任何反覆都可能重燃避險需求。同時,聯準會的降息路徑雖謹慎,但就業市場潛在脆弱性仍支持寬鬆政策。投資人應警惕美國政府停擺的延長可能帶來的經濟衝擊,這或將放大不確定性,推動黃金繼續衝高。
整體而言,這次跌破4000美元的回檔雖令人警醒,卻也為理性投資者提供了佈局機會:在全球債務高企和貨幣政策不確定的大環境下,黃金作為多元化資產的角色將愈發重要。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下週的消費者信心報告和財報季啟動,結合美元動態和通膨指標,制定靈活策略,以捕捉潛在的交易機會。
(現貨黃金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08:03,現貨黃金現報3,987.95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