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中國食用油醜聞連鎖反應:榨油機銷量激增!

2024年7月22日 02:16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在中國,一場有關食用油的醜聞促使當地居民自己動手,在市場上對食用油的安全性產生擔憂的情況下,他們努力尋找替代供應。

他們通過購買家用榨油機自己製作食用油。根據地方報道,在過去的兩週裏,這些機器的銷量超過了六個月的銷量。

據當地媒體報道,引用電商平臺京東的數據,從7月5日到7月12日,榨油機的搜索量激增了22倍,銷量增加了4倍。

「還沒開封呢,我該不該吃?」在社交媒體平臺小紅書上的一篇帖子中,一段展示一瓶食用油的視頻顯示了當地居民的擔憂。

「扔掉很可惜,但我怕吃了要進醫院花光所有的錢,」這位來自中國廣西省的用戶補充道。討論這一醜聞的某些標籤在一些平臺上似乎也被審查。

中國當局啓動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此前國內媒體披露,一家主要的國有企業中糧集團使用運輸燃料的油罐車運輸食用油。

據中共黨報《北京新聞》報道,這些容器在裝載之間沒有進行清洗。報道中還提到了私營企業匯福糧油集團。

報道中採訪的其他卡車司機指出,爲了節省成本,這些油罐車在運輸食用液體如食用油、大豆油和糖漿之前往往沒有進行清洗。《北京新聞》報道稱,一些食用油製造商也沒有嚴格檢查或執行罐車是否乾淨。

一名油罐車司機稱,在油罐運輸行業,食品和化學液體未經消毒或清洗就交替運輸是「公開的祕密」。

「這意味着中國人會害怕外出就餐。他們不想在餐館吃飯,」中國市場研究集團創始人Shaun Rein說。他推測中國消費者也會開始購買更多進口油,類似於2008年三聚氰胺醜聞的連鎖反應。

2008年,中國經歷了最嚴重的食品安全醜聞之一,當時在牛奶中添加用於塑料的化學品三聚氰胺,導致30萬兒童中毒,6名兒童死亡。

「當時,中國人開始前往澳大利亞和歐洲購買嬰兒奶粉。我認爲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食用油上。小心‘中國製造’的食品,」Rein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時代金融》也報道了榨油機銷量激增的情況,引用當地一位居民的話稱,他打算前往香港購買食用油和其他調味品,並更多地在家做飯,因爲他不確定外賣菜餚中使用的油。

中國當局承諾對肇事者採取嚴厲行動。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表示,「違法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