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倫敦7月14日 - 美元今年下跌,強力推動全球各地股市表現勝過美股,然而美國投資人仍大舉減持外國股票。美國投資人若急起直追,則很可能在2025年底前強化全球股市與美股間的回報差距。
在過去三個月的動盪里,投資策略師花了大量時間研究跨境資金流動的大量數據,主要是為了支持這樣一種說法:外資因為特朗普總統的政策變動而在逃離美國資產。
圖:美國貨幣基金資產規模(藍線左軸)與美國流向全球股市的長期資金(六個月均值/黃線右軸)對照
通常情況下,現實比令人擔憂的情況更為平淡無奇。
例如,摩根士丹利近期的深入研究表明,外資對美國股票的需求持續存在,但在4月2日關稅衝擊後放緩。他們發現,美國投資人實際上小幅淨賣超美國國內股票。摩根士丹利的團隊總結道:“美國股市的規模意味著它仍會吸引資金流入,只是流入量會減少。”
如今,美國股市指標指數在經歷下跌20%又回升的震盪後重回歷史高位,市場人氣有所轉變。至少在某些方面,人們認為儘管存在關稅擔憂,但風暴已經過去,華爾街可以依靠減稅、追捧科技股的熱潮再起以及監管放寬等題材。
但今年迄今許多非美國市場表現優異,這可能意味著“FOMO”(害怕錯過)的情緒現在可能會對將目光投向海外的美國儲戶產生影響,這與近年來全球爭相搶購華爾街股票的現象如出一轍。
至少,美國投資組合可能即將迎來更重大、且早就該進行的重新平衡。
2025 年上半年,美元兌主要已開發市場貨幣.DXY下跌10%,特別是美元兌歐元匯率下跌 13%,這是關鍵的催化劑——可能既推動投資轉向,又對其產生影響。
不包括美國股票的MSCI明晟全球指數.dMIWU00000PUS今年以來已上漲近 17%,幾乎是標普500指數6%漲幅的三倍 .SPX。以美元計算,歐元區股市.STOXXE今年迄今已上漲 27%,而德國股市DAX指數.GDAXI更是上漲37%,香港股市恆生指數.HSI上漲了20%。
圖:以美元計價的歐股(橘紅線)和美股(黃線)漲幅遠大於歐元計價的歐股(橘黃線)和美股(紅線),凸顯出匯率的重要性
**“害怕錯過”海外行情**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指出,美國股市多年來漲勢超然卓越,大多數投資者目前嚴重低配非美國資產。美元未來進一步走弱的前景很可能會讓他們退出美國資產。
Kelly寫道:“即使美元和“美國例外論”溢價未來是漲是跌的看法勢均力敵,但投資者的押注倉位並不均衡。謹慎起見,他們應該分散押注。”
晨星策略師Amy Arnott 指出,美國投資者當前投資組合失衡,可能單純受到美國股市多年來大幅上漲的慣性影響。她估計,如果投資者五年前開始投資時,其投資組合中約有三分之二是美國股票,三分之一是國際股票,並且從未進行過重新平衡,那麼現下美股占其投資組合比重約為71%。
最新的資金流動數據顯示,國際基金資產總額約4.6萬億美元,約為美國所有主動型基金和上市交易基金(ETF)資產總額的26%。
Arnott指出,較均衡的市值權重應該將37.7%配置于國際股票。美國以外地區的估值更低,且美元敞口存在風險,都進一步強化投資組合重新平衡的必要性。
晨星策略師寫道:“我們不可能知道國際股票在任何特定時期內會領先還是落後,但適度的國際投資可以幫助確保你不會過度暴露于美國市場的趨勢。”
圖:標普500指數12月預估市盈率(藍線)仍遠高於其他主要股指
此外,還有一些爭論是關於令人不安的全球政策環境是否會導致本土偏好的回歸,就像特朗普的經濟團隊似乎希望的那樣。
如果情況確實如此,那麼如果歐陸儲戶將目前存放在美國的數萬億美元資金被匯回,這一趨勢可能會使歐洲受益——儘管這也會導致美國投資者留在國內。
決定因素很可能是美元進一步走弱——這可能也是特朗普政府樂見的進展。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的調查,全球基金經理人低配美元的程度已經達到20年之最,因此,拋售美元的浪潮或許有一部分已經完成。
但如果美元恢復走弱、並如滾雪球般地擴大跌勢--這樣的可能性並不低,因美國利率可能下滑、且貿易和財政赤字恐將擴大,那麼美國投資人恐將無法忽視海外市場的誘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