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彭博社週三(7月2日)發佈深度報道稱,隨着美國試圖通過尚處於新興階段的技術鞏固美元的主導地位,中國政策顧問和經濟學家越來越多地呼籲中國探索使用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
雖然中國尚未正式接受穩定幣(與傳統貨幣掛鉤的數字代幣),並且全面禁止加密貨幣活動,但中國央行高級官員最近的言論爲有關穩定幣在全球支付中的潛在作用的討論注入新的動力。
6月中在上海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區塊鏈和分佈式帳本等新興技術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蓬勃發展,實現了‘支付即結算’,從底層重塑傳統支付體系,大幅縮短跨境支付鏈條,同時對金融監管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潘功勝還表示,在地緣政治博弈加劇下,傳統跨境支付基礎設施容易被政治化、武器化,作爲單邊制裁工具使用,破壞國際經濟金融秩序。
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陸家嘴論壇論壇上也表示,美元穩定幣可能會進一步推動美元化現象。
其他內地和香港的金融官員也談到人民幣穩定幣在支持中國長期以來在世界舞臺上推廣人民幣的努力方面的潛力。
北京長期以來一直對加密貨幣保持警惕,將其視爲對金融穩定和資本管制的威脅。但經濟學家現在看到了機會,部分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對數字代幣的支持日益增強。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建議中國可以利用香港試行基於人民幣的離岸穩定幣,以避免違反北京嚴格的資本規定。
(截圖來源:彭博社)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對中國來說,擁抱主權貨幣代幣化的趨勢,對於在數位基礎設施競賽中保持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參議院上月通過監管穩定幣的法案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穩定幣可以加強而不是威脅美元的主導地位。全球用家可能更喜歡美國掛鉤的穩定幣,而不是歐洲或中國央行的數位貨幣,因爲這些穩定幣由美國監管的私營部門發行。
就在潘功勝和其他中國官員於6月18日在陸家嘴論壇上發表講話的幾個小時前,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監管穩定幣的法案,這是加密貨幣行業的重大勝利,也爲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數字資產議程提供了推動力。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6月19日的X帖子中表示,穩定幣可能會加強(而非威脅)美元的主導地位。
(截圖來源:X)
貝森特週一在彭博電視臺表示,與歐洲或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相比,全球用戶可能更青睞美國支持的穩定幣,理由是相比其他地區政府控制的風險,他們對受美國監管的私營部門的信任度更高。
穩定幣通常由傳統貨幣支持,並由私營公司發行,作爲一種更快捷、更便宜的跨境支付方式,正日益受到青睞。大多數穩定幣與美元掛鉤,並由短期美國國債等美國資產支持,預計到2030年總供應量將達到3.7萬億美元。
對此,中國經濟學家正敦促發展與人民幣掛鉤的替代方案。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如果不作出努力,中國可能會在下一代的貨幣領導競賽中落後。
據報道,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向員工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所有主要市場申請穩定幣牌照,將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並將結算時間縮短至10秒以下。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前中國人民銀行顧問李揚表示,中國應採取「雙軌制」策略來加強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包括擴大貨幣互換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同時利用香港的金融機構推廣與人民幣掛鉤的離岸穩定幣。
彭博社報道稱,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生效,正式設立法幣穩定幣的發行人發牌制度,京東和螞蟻集團預計將是首批申請牌照的科技巨頭。
在上海上市的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全球最大批發商品市場的運營商)也表示,計劃申請執照。
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或將幫助中國利用全球對美元主導地位日益增長的不安情緒,尤其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元曾被用作向克里姆林宮施加金融壓力的工具。
人們對人民幣的興趣日益濃厚。儘管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佔比仍然不高,但2月份中國商品貿易以人民幣結算的比例超過30%,創十年來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