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元(CAD)在週三上漲,再次上漲約三分之一的百分點,因為波動的美元下行動能進一步失去地盤。加元的上漲完全是由於美元的賣壓,使得加元多頭處於棘手的境地,波動交易變得顛簸。
加拿大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6月份回落,降至45.6,因為加拿大經濟在與美國的持續貿易戰中繼續掙扎。疲軟的加拿大經濟數據使得加拿大央行(BoC)難以啟動降息週期,這一路徑似乎受到BoC政策制定者的歡迎,儘管進一步的降息開始影響加拿大債券收益率,並通過上升的抵押貸款利率引發已經無法承受的房價進一步上漲。
週三的加元上漲使得加元距離對美元的多年來高點更近,美元/加元貨幣對繼續向低位漂移,因為美元在加元面前逐漸失去優勢。動能仍然牢牢扎根於加元陣營,技術振盪器中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美元/加元繼續沿著下降通道下行,技術支撐位可能在1.3500區域附近。
推動加元(CAD)的關鍵因素是加拿大銀行(BoC)設定的利率水平、加拿大最大的出口產品石油價格、經濟健康狀況、通貨膨脹和貿易平衡(加拿大出口與進口之間的差額)。其他因素包括市場情緒,即投資者是在買入風險更高的資產(風險偏好),還是在尋求避險(風險偏好),而風險偏好則是正面的。作為其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經濟的健康狀況也是影響加元的關鍵因素。
加拿大銀行(BoC)通過設定銀行間相互拆借的利率水平,對加元具有重大影響。這影響到每個人的利率水平。加拿大央行的主要目標是通過上調或下調利率,將通貨膨脹率維持在1-3%。相對較高的利率往往對加元有利。加拿大央行還可以利用量化寬松和緊縮政策來影響信貸狀況,前者對加元不利,後者對加元有利。
石油價格是影響加元價值的一個關鍵因素。石油是加拿大最大的出口產品,因此石油價格往往對加元價值產生直接影響。一般來說,如果油價上漲,加元也會上漲,因為對加元的總需求會增加。如果油價下跌,情況正好相反。較高的油價也傾向於導致貿易順差的可能性更大,這也支持加元。
由於通貨膨脹降低了貨幣的價值,傳統上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貨幣的負面因素,但在現代,隨著跨境資本管製的放松,情況實際上正好相反。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往往會導致央行提高利率,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這些資金來自尋求利潤豐厚的投資場所的全球投資者。這增加了對當地貨幣的需求,在加拿大就是加元。
宏觀經濟數據的發布衡量了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加元產生影響。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指標都能影響加元的走勢。強勁的經濟對加元有利。它不僅吸引了更多的外國投資,而且可能會鼓勵加拿大銀行提高利率,從而導致貨幣走強。然而,如果經濟數據疲弱,加元可能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