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法蘭克福4月4日 -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一批關稅措施的墨跡未干,一些人已經開始為他接下來可能採取的措施做準備,預期他將強力脅迫貿易夥伴聽從他的命令。
作為金融世界的中心和全球儲備貨幣的發行國,美國有許多槓桿可供特朗普用來脅迫其他國家,從信用卡到向外國銀行提供美元等等。
雖然動用這些非常規武器會讓美國自身付出巨大代價,甚至可能完全適得其反,但觀察家們表示,不應忽視這種末日場景。
如果關稅不能成功地減少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則上述情境更有可能發生;鑒於美國接近充分就業、勞動力嚴重短缺的事實,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恐難以降低貿易逆差。
中國周五進行了報復,導致美國股市進一步暴跌,加深了危機。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和政治學教授Barry Eichengreen表示:“我完全可以想象,特朗普先生...會越來越沮喪,他確實會嘗試實施一些古怪的想法,即使這些想法根本不合邏輯。”
圖:全球銀行跨境債權的使用貨幣佔比
**海湖莊園協議**
美國政府半公開的計劃是通過削弱美元來重新平衡貿易。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外國央行協同努力,重估本國貨幣的幣值。
特朗普任命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在一篇論文中提到1985年為美元幣值設限的廣場協議,這可能成為海湖莊園協議的一部分;海湖莊園是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的度假勝地,而於11月達成的海湖莊園協議建議美國利用關稅威脅和美國安全支持的誘惑來說服外國使其貨幣對美元升值,並做出其他讓步。
但經濟學家對任何此類協議能否在歐洲或中國獲得支持持懷疑態度,因為當前的經濟和政治形勢與四十年前大不相同。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Maurice Obstfeld表示:“我認為這種情況真的不太可能實現。Obstfeld認為,關稅已經開征,不再是一種威脅,而且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模棱兩可削弱了其對全球安全的承諾。他並指出,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的央行官員們不太可能屈服于一項將迫使他們提高利率並冒著經濟衰退風險的協議。
TS Lombard首席經濟學家Freya Beamish認為,讓人民幣走強也有悖于中國重振苦苦掙扎的經濟的需要。
圖:美國以外的美元計價債券及貸款不斷增加
**美元支撐**
如果無法達成協議,特朗普政府可能會採取更激進的策略,比如利用美元作為全球貿易、儲蓄和投資貨幣的地位。
Obstfeld和一些監管者及央行官員指出,特朗普可能會威脅關閉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對外國央行的資金供應,即阻止外國央行以本國貨幣作為抵押品借入美元。在危機時期匯市崩潰時,投資者往往會轉進美元避險,美聯儲的資金供應是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
取消這一渠道將擾亂美國以外數萬億美元的美元信貸市場,對英國、歐元區和日本的銀行打擊尤為嚴重。當然,這些所謂的掉期(互換)額度牢牢掌握在美聯儲手中,特朗普從未表示過要控制美聯儲。但他最近採取行動撤換關鍵人事,其中涵蓋多個監管機構,這讓觀察家們感到不安。
Thin Ice Macroeconomics咨詢公司創始人斯Spyros Andreopoulos表示:"在更重大的談判中,這可能成為一種核威脅,這已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此舉將削弱美元作為可靠的全球貨幣的地位。
**信用卡**
美國的另一張王牌是其支付巨頭,包括信用卡公司威士卡V.N和萬事達卡MA.N。雖然日本和中國在不同程度上發展了自己的電子支付工具,但這兩家美國公司處理著歐元區20個國家三分之二的信用卡支付業務。蘋果和谷歌等美國公司主導的手機應用支付幾乎占零售支付的一成。
這一轉變使歐洲人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處於不利地位,去年上半年,這個市場的規模超過113 萬億歐元(124.7萬億美元)。如果威士卡和萬事達卡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久那樣被迫中斷服務,那麼歐洲人將不得不使用現金或繁瑣的銀行轉賬來購物。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歐洲首席經濟學家Maria Demertzis稱:"美國轉而採取敵對態度是一個巨大的挫折。”而歐洲央行則表示,這使歐洲面臨 "經濟壓力和脅迫 "的風險,數字歐元可能是一種解決方案。
不過,一些國際銀行高管告訴路透記者,他們擔心未來幾個月可能面臨來自歐洲的反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