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亞洲時段,英鎊/美元溫和看跌,但缺乏跟進賣盤,仍在前一天觸及的一年高點附近。現貨價格目前徘徊在 1.3000 心理關卡附近,似乎準備延續過去三週左右的升勢。
美國公債殖利率小幅回升幫助美元(USD)收復了前一天跌至近四個月低點的部分跌幅,對英鎊兌美元構成利空。儘管如此,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聯準會(Fed)將在 9 月啟動降息週期,加上全球股市潛在的強勁看漲基調,可能會限制避險貨幣美元的上行空間。
同時,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 6 月通膨率略高於預期,年增率為 2%。先前公佈的英國5 月份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0.4%,優於預期,數據降低了英國央行(BOE)在 8 月降息的可能性。這可能會繼續支撐英鎊,並進一步限制英鎊/美元下行空間,因此看跌英鎊/美元的交易者應謹慎行事。
從技術角度來看,最近突破 1.2895 附近的上一個年度高峰被視為看漲交易者的新觸發點。儘管如此,日線圖上的相對強弱指數(RSI)仍顯示出超買狀態,因此謹慎的做法是等待近期盤整或小幅回調後再押注其進一步上漲。不過,任何有意義的下滑都可能會在 1.2965 附近吸引新的買家,並保持跌勢受限。
後者緊隨週二觸及的周低點 1.2940-1.2935 附近,如果果斷跌破該位,則可能為英鎊跌回 1.2900 大關鋪平道路。上述支撐位目前應作為關鍵樞軸點,跌破後英鎊兌美元可能擴大跌勢,跌向 1.2855 附近的中間支撐位,進而跌向 1.2820-1.2815 區域和 1.2800 整數關卡。
反之,如果勢頭突破週三創下的年度最高點 1.3045 附近,多頭應能奪回 1.3100 大關。隨後的上漲有可能使英鎊兌美元升向 1.3140 區域或 2023 年 7 月的震盪高點。
英鎊常見問題
什麼是英鎊?
英鎊(GBP)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貨幣(公元 886 年),也是英國的官方貨幣。根據 2022 年的數據,英鎊是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單位,佔所有交易的 12%,平均每天交易 6,300 億美元。其主要交易貨幣對是英鎊/美元(又稱"英鎊",佔外匯交易的11%)、英鎊/日圓(交易者稱其為"龍")(3%)和歐元/英鎊(2%)。英鎊由英格蘭銀行(BOE)發行。
英國央行的決策如何影響英鎊?
影響英鎊價值的最重要因素是英國央行決定的貨幣政策。英國央行的決策是基於其是否實現了 "物價穩定 "的首要目標——穩定在 2% 左右的通膨率。英國央行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通膨率過高時,英國央行會透過提高利率來控制通膨,從而提高人們和企業獲得信貸的成本。這通常對英鎊有利,因為較高的利率使英國成為對全球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資金存放地。如果通膨率過低,則表示經濟成長正在放緩。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央行將考慮降低利率以降低信貸成本,這樣企業就會借貸更多資金來投資成長型項目。
經濟數據如何影響英鎊的價值?
發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對英鎊的價值產生影響。國內生產毛額、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就業率等指標都會影響英鎊的走向。強勁的經濟有利於英鎊。它不僅能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英國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使英鎊走強。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英鎊很可能會下跌。
貿易差額對英鎊有何影響?
英鎊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差額。此指標衡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的出口商品非常搶手,那麼該國貨幣將完全受益於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所產生的額外需求。因此,正的淨貿易差額會使貨幣升值,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