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亞市,英鎊兌美元連續第三日維持盤整,交投於 1.2970 附近。與此同時,英鎊兌美元仍處於週一觸及的一年高點附近,基本面背景支持英鎊兌美元延續兩週之久的升勢。
週二公佈的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向好,為美元(USD)提供了一定的支撐,美國零售銷售數據顯示消費者維持韌性且提振第二季度的經濟成長前景。這因此被視為影響英鎊兌美元走勢的關鍵因素,因為交易商正觀望至關重要的英國消費者通膨數據,然後再為下一步的方向性走勢做準備。
預計 6 月英國整體通膨為 0.1%,前值 0.3%,而整體通膨年率預計將持穩於 2.0%。在關鍵數據風險來臨之際,英國央行(BOE)8 月降息的機率降低,尤其是在英國 5 月經濟成長率超過預期之後,這繼續為英鎊和英鎊/美元貨幣對提供了一些支撐。
與此同時,市場目前認為聯準會(Fed)在 9 月降低借貸成本的機率超過 90%,這使得美國國債殖利率持續低迷,接近數月低點,並將阻止美元上漲。這因此又驗證了英鎊兌美元看漲前景,顯示若英國通膨疲軟,市場的直接反應都可能是有限的。
英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Statistics)已發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評估英國一般家庭可能購買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是衡量通膨的關鍵指標,通膨上升表示英鎊購買力下降,意味著每一英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減少。若通膨上升意味著為了控制通膨英國央行可能上調利率,因此英鎊或會受益上漲,反之若通膨下降意味著英國央行可能維持利率不變或下調利率刺激消費,則利淡英鎊。
英央行的任務是將通貨膨脹控制在2%左右,這使得每月發布的通膨數據非常重要。通膨上升意味著英國央行將越來越快地提高利率或減少債券購買,這意味著英鎊供應將受到擠壓。相反,物價上漲速度下降顯示英央行將實施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若通膨高於預期,往往對英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