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避險情緒升溫,澳元兌美元跌幅擴大

2024年7月16日 02:16
  • 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遇刺脫險後,市場維持避險情緒,導致澳幣持續走弱。
  • 通膨持續處在高水平,促使澳儲行維持鷹派立場,澳幣/美元下行空間可能有限。
  •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聯準會觀察工具顯示,9 月降息 25 個基點的機率為 85.7%,高於一週前的 71.0%。

週二,澳幣(AUD)繼續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澳元兌美元下跌的原因是美元小幅反彈,這可能歸因於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上週六遇刺脫險後避險情緒的升溫。投資人也正在觀望今天稍晚公佈的美國 6 月零售銷售數據,以進一步了解情況。

澳儲行可能推遲加入全球降息週期或甚至再次升息的猜測不斷升溫,澳元/美元仍接近最強水平。澳洲通膨持續處在高水平,促使澳儲行維持鷹派立場。與此相反,美國通膨降溫加強了市場對聯準會 9 月降息的押注。

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猜測聯準會將降低借貸成本,美元上行空間可能會受到限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聯準會觀察工具顯示,目前市場定價聯準會在 9 月會議上降息 25 個基點的機率為 85.7%,高於一週前的 71.0%。

每日市場動向摘要:風險規避情緒導致澳幣下跌

  • 週一,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稱,今年公佈的三次美國通膨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聯準會的信心”即通膨正在以可持續的方式實現聯準會的目標,這表明轉為降息可能為時不遠。
  •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瑪麗-戴利(Mary Daly)表示,通膨降溫的方式增強市場對通膨率即將達到2%的信心。不過,戴利補充說,在公佈利率決定之前,還需要更多的資訊。
  • 身為澳洲密切的貿易夥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去年同期成長 4.7%,而第一季為 5.3%,預期為 5.1%。
  • 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稱,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年率 5.0%。展望未來,國家統計局強調了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加且國內面臨許多挑戰。
  • 據 CNBC 報道,美國總統喬-拜登週一在白宮向全國發表講話,譴責一切政治暴力並呼籲團結。拜登進一步指出,“是時候冷靜下來了”,他不僅指的是上週末川普遭到襲擊,還指出了大選年可能在多方面發生暴力事件。
  • 中國 6 月零售銷售額(年)成長 2.0%,低於預期的 3.3%和 5 月的 3.7%。同時,中國同期工業生產年率5.3%,超過預期的5.0%,但略低於前值5.6%。
  • 週四的數據顯示,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美國6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3%,而5月的增幅為3.4%,與預期相同。同時,核心通膨月率 0.1%,預期和前位數均為 0.2%。

技術分析:澳幣徘徊在 0.6750 附近

週二澳幣在 0.6750 附近交投。日線圖分析顯示,澳元/美元盤整於上升通道,顯示看漲傾向。然而,14 天相對強弱指石佛 (RSI) 跌向 50 水平,顯示將出現修正。進一步下跌可能會削弱看漲趨勢。

澳幣/美元可能會測試心理價位 0.6800。如果突破該水平,將支援澳元/美元接近 0.6810 附近這一上升通道上邊界。

下檔方面,近期支撐位在 9 天指數移動均線 (EMA) 0.6743 附近。進一步支撐位在上升通道下邊界 0.6695 附近。若跌破該水平,澳元/美元將回檔跌向支撐位 0.6590。

澳元/美元:日線圖

 


利率常見問題


利率的作用是什麼?

利率是金融機構向借款人收取的貸款費用,也是向儲蓄人和存款人支付的利息。利率受基準貸款利率的影響,基準貸款利率由央行根據經濟狀況的變化而設定。央行任務通常是確保物價穩定,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將核心通膨率設定在 2% 左右。
如果通膨率低於目標,央行可能會下調基本貸款利率,以刺激貸款和推動經濟。如果通膨 水準大幅超過 2%,央行通常會上調基本貸款利率,試圖降低通膨率。
 
 

利率如何影響匯率?

利率上調通常有助於加強一國的貨幣,因為這使該國成為對全球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資金存放地。
 

利率如何影響黃金價格?

利率上升總體上會對黃金價格產生影響,因為高水準 利率會增加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而不是投資於生息資產或將現金存入銀行。
 如果利率上升,通常會推升美元價格,而黃金是以美元計價的,這就會降低黃金的價格。
 

什麼是聯邦基金利率?

聯邦基金利率是美國銀行相互借貸的隔夜利率。這是聯準會在 FOMC 會議上經常引用的關鍵利率。聯邦基金利率被設定為一個區間,例如 4.75%-5.00%,但報價水準為上限(在這種情況下為 5.00%)。
 市場對未來聯準會基金利率的預期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工具跟踪,該工具決定了許多金融市場對聯準會今後貨幣政策決定的預期。
 

   

與市場風險情緒相關的常見問題


當提及金融市場情緒時,"風險偏好 "和 "風險厭惡 "是什麼意思?

在金融術語中,“風險偏好 ”和 “風險厭惡 ”這兩個廣泛使用的術語指的是投資者交易期間願意承受的風險水平。在 “風險偏好 ”市場,投資人對後市持樂觀態度,更願意購買高風險資產。在“風險下降”的市場中,投資者開始“謹慎行事”,因為他們對後市感到擔憂,因此購買風險較低的資產,這些資產更有把握帶來回報,即使回報相對較低。


 
要了解風險情緒狀況,需要追蹤哪些關鍵資產?

通常,在 “風險偏好 ”時期,股市會上漲,大多數商品(黃金除外)也會升值,因為這些資產受益於積極的成長前景。大宗商品出口國的貨幣會因為需求增加而走強,加密貨幣也會上漲。在 “風險厭惡 ”市場中,債券(尤其是主要政府債券)上漲,黃金走強,日圓、瑞郎和美元等避險貨幣也都從中受益。
 

 當市場情緒維持 “風險偏好 ”時,哪些貨幣會走強?

澳元(AUD)、加幣(CAD)、紐元以及俄羅斯盧布(RUB)和南非蘭特(ZAR)等小幣種都傾向於在 “風險偏好 ”的市場中上漲。這是因為這些貨幣的經濟成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商品出口,而商品價格在風險上升期往往會上漲。這是因為投資人預見今後經濟活動回升會加大對原物料的需求。

哪些貨幣會在 “風險厭惡 ”情緒下走強?

在 “風險厭惡 ”交易階段,美元(USD)、日圓(JPY)和瑞郎(CHF)等主要貨幣往往會上漲。美元走強的原因是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而且在危機時期,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不太可能違約,所以美國國債被認為是安全的。日圓走強的原因是因為這種情況下對日本政府債券的需求增加,即使在危機中日本國內投資者也不太可能拋售這些債券。瑞郎走強的原因是瑞士維持嚴苛的銀行法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強的資本保護。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