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華盛頓8月4日 - 一個聯邦上訴法院的小組周四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論點表現出懷疑態度。特朗普聲稱,1977年通過的一項歷來用於制裁敵國或凍結其資產的法律,賦予他加徵關稅的權力。
無論法院如何裁決,這起訴訟幾乎可以肯定會被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
以下是關於這起特朗普稱為"美國大案"的爭議重點,以及未來幾個月可能如何發展的說明。
**這起案件是關於什麼?**
這起訴訟挑戰的是特朗普在4月對美國多個貿易夥伴加徵的廣泛關稅,以及2月針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施加的關稅。
它的核心在於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該法賦予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應對"異常且重大"威脅的權力。特朗普表示,貿易失衡、製造業衰退以及跨境毒品流動,構成在IEEPA之下徵收關稅的合理理由。
由民主黨主導的12個州以及5家美國小企業提出挑戰,主張IEEPA並未涵蓋關稅問題,而美國憲法賦予國會,而非總統,對關稅及其他稅收的權限。
若特朗普在這場官司中敗訴,也將削弱他在周四晚間宣布對數十個國家新一輪大規模關稅的基礎。
**訴訟目前進展如何?**
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周四就此案舉行了口頭辯論。由11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對特朗普援引IEEPA提出了尖銳質疑,但當庭並未做出裁決。
聯邦巡回法院並未說明何時會公布決定,但其書狀提交時程表顯示法院打算迅速處理此案。與此同時,聯邦巡回法院已暫停先前地方法院認定關稅違法的裁決,因此關稅目前仍然生效。
**如果特朗普敗訴,關稅會被擋下嗎?**
聯邦巡回法院的判決幾乎可以肯定不會終結這場訴訟,因為敗訴一方預料將上訴到最高法院。
若聯邦巡回法院裁定對特朗普不利,該院可能會暫緩執行自己的裁決,以便政府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這種做法可以維持現狀,讓九位大法官有更多時間審視此案。大法官們自己也可以發布"行政暫緩令",在其審理司法部提出的更永久性救濟請求期間,暫時停止聯邦巡回法院的裁決生效。
**最高法院會介入嗎?**
最高法院並沒有義務審理所有上訴到它的案件,但外界普遍預期最高法院將審理此案,因為其中涉及重大的憲法問題。
若聯邦巡回法院在未來幾周內做出裁決,最高法院還有時間將此案列入其2025-2026年度的常規審理清單,該審期將於10月6日開始。
最高法院也可能在年底前做出裁決,但那需要相當迅速的審理進度。
**若在法院敗訴,會讓特朗普的貿易協議失效嗎?
特朗普利用緊急關稅的威脅作為談判籌碼,迫使貿易夥伴讓步。若在最高法院敗訴,未來他在談判中將束手束腳。
不過,白宮仍有其他途徑可以加徵關稅,例如1962年的一項法律允許總統調查威脅國家安全的進口產品。特朗普已經利用該法律對鋼鐵和鋁產品課徵關稅,而這些關稅並未被納入此次聯邦巡回法院審理的範圍內。
部分法律專家表示,若特朗普在最高法院敗訴,對美國已簽署的雙邊貿易協議不會產生影響。但也有觀點認為,僅憑貿易協議本身可能不足以作為征稅的法律依據,仍需國會批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