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中國政府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製造業活動收縮幅度超出預期,因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北京實施高額貿易關稅後,本地生產商的海外訂單急劇下降。
另一項私營機構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板塊仍保持擴張,但步伐明顯放緩。
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4月份為49.0,低於預期的49.7。該數值也較上月的50.5大幅下滑。
讀數低於50表示收縮,中國製造業PMI在連續兩個月上升後現已重回收縮區間。
製造業活動下滑之際,中國在4月份陷入與美國的激烈貿易摩擦。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145%的關稅,而中國則以125%的徵稅反擊美國商品。
但美國關稅預計將嚴重抑制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這一趨勢對中國製造商不利,因為對美出口是主要收入來源。
這一因素導致4月份活動減弱,新業務訂單全面下滑。
中國4月非製造業活動也令人失望,非製造業PMI升至50.4,低於預期的50.6。該讀數也較上月的50.8有所下降。
這使中國綜合PMI從3月份的51.4下降到4月份的50.2,該數值現在僅勉強保持在擴張區間。
週三的PMI數據凸顯了美國高額關稅對中國製造業巨頭的影響,因為它們被切斷了與美國市場的聯繫。但中國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迄今表現出的意願不強,最近還否認了特朗普關於談判正在進行的說法。
另外,一項針對中國製造業板塊的私營調查顯示,4月份數據強於預期,仍保持擴張,儘管較上月明顯放緩。
財新製造業PMI 4月份為50.4,高於預期的收縮至49.8。該讀數仍較上月的51.2有所下降。
財新讀數也反映出特朗普關稅後海外訂單的急劇下降。這導致中國工業以較低產能運營,進而促使該板塊裁員。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在聲明中表示:"美國關稅上調對外部需求造成了影響,新出口訂單以2023年7月以來最快速度下降...持續的中美關稅對峙的連鎖反應將在第二和第三季度逐漸顯現。因此,政策制定者應做好充分準備,及早採取行動。"
財新數據與政府數據的不同之處在於,政府PMI涵蓋北方較大的國有工業,而財新PMI則專注於南方較小的私營企業。投資者通常使用這兩項調查來獲得對中國經濟更廣泛的了解。
週三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2025年第二季度開局疲軟,儘管今年早些時候有所改善。
疲軟的經濟數據進一步支持了更多政府刺激措施的必要性,北京已經概述了財政和貨幣措施以支持經濟。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