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有消息稱,馬來西亞已成為最新一個有意加入金磚國家的國家。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在吉隆坡與中國總理李強會晤之前宣布了馬來西亞的意圖。
據日經亞洲報道,安瓦爾表示:「我們已經做出了決定,很快就會啟動正式程序。我正與巴西總統盧拉密切合作,擴大這項政策。」
此舉正值馬來西亞民眾情緒向中國靠攏之際。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最近對知識分子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5% 的馬來西亞受訪者表示,如果必須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做出選擇,他們會選擇中國。
《日經亞洲》稱,造成這種轉變的兩個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以及這個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對美國在與哈馬斯的衝突中支持以色列帶來負面情緒。
與此同時,易卜拉欣迅速否認了馬來西亞在超級大國之間選邊站的指控,稱這是對馬來西亞利益的「嚴重誤解」。
金磚國家正逐步建構擴大
金磚國家是由十個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貿易聯盟,旨在平衡西方和美國的地緣政治主導地位。
該集團包括原有的五個成員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以及五個新成員國—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衣索比亞、伊朗和阿聯酋。泰國也宣布將於 5 月申請加入該集團。
金磚國家致力於讓全球擺脫對美元的依賴
金磚國家政策議程的關鍵是使全球經濟擺脫對世界儲備貨幣美元的依賴。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全球90%的交易都涉及美元,全球50%的貿易以美元計價。
美國越來越依賴美元的主導地位,作為對其看不順眼的國家實施制裁的手段,而金磚國家希望削弱美元主導地位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消除美元被用作武器的威脅。
「美國有別於軍事攻擊的最強大的武器是製裁,制裁意味著凍結其他資產,這些資產就是(美國國債)債券,」橋水資本執行長雷·達裡奧(Ray Dalio ) 在最近接受湯姆比利尤(Tom Bilyeu) 採訪時表示。 「俄羅斯就是這種情況,其他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威脅。有人會想,『如果我持有債券,這會發生在我身上嗎?為什麼我要用第三種貨幣(美元)進行交易,而不是直接交易?
俄羅斯、伊朗和中國都受到了美國制裁的影響,由於美元是全球重要的儲備貨幣,美國很容易實施制裁。
「R5」將取代美元
金磚國家取代美元的策略之一是「R5」。它們代表金磚國家創始國家的貨幣——雷亞爾、盧布、盧比、人民幣和蘭特。金磚國家已經開始使用本國貨幣進行交易,而不是使用美元作為交易媒介。
「我們已經知道,俄羅斯和中國之間80% 的貿易以俄羅斯盧布或人民幣結算,」專注於俄羅斯和歐亞大陸的戰略諮詢公司Macro-Advisory 的投資分析師克里斯·韋弗在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
即使是金磚國家核心集團以外的成員國也開始以本國貨幣進行貿易。例如,阿聯酋和印度簽署了一項協議,允許他們以盧比而非美元結算貿易付款。
去美元化成為現實?
專家表示,儘管目前金磚國家之間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以蘭特貨幣進行,但實際上取代美元的可能性很小。
為了取代美元,各國必須使用對方的貨幣進行交易,而這將充滿風險。許多貨幣不具備美元的廣泛吸引力和流動性,因此不是可靠的價值儲存手段。韋弗表示,為了實現廣泛的貿易,金磚國家需要持有大量對方貨幣的儲備,以促進交易。
此外,當地貨幣,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貨幣,更容易因貨幣衝擊而貶值。這將使外匯敞口成為進出口商的主要風險因素。
金磚國家囤積黃金
金磚國家推翻美元霸權的另一個策略是用黃金取代。世界黃金協會 (WGC) 的數據顯示,隨著金磚國家央行開始囤積黃金,已經有跡象表明這種情況正在發生。這表明,目前近四分之一的黃金需求來自央行,其中最大的央行是中國人民銀行 (PBoC)。
這樣的黃金體系在實務上將如何運作?金磚國家不太可能直接用黃金支付商品,因為即使是小額金幣也往往面額較高(200 美元)。相反,他們會使用以黃金為支撐的資產。
福布斯撰稿人Nathan Lewis 表示:「世界各地的人們將越來越多地使用以黃金計價的各種工具,如銀行帳戶、債券、貸款和加密貨幣,就像他們今天使用同一套工具一樣,只不過以美元計價。
金磚國家影響力不斷擴大
對美元主導地位的一個主要威脅在於金磚國家作為貿易組織的成長與擴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其可能憑藉其成員國數量來阻擊美元。
金磚國家的創始成員國也都是各自區域貿易聯盟的成員,這擴大了金磚國家的影響力,使得去美元化成為一個更現實的威脅。
中國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成員國,印度是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國,俄羅斯是歐亞經濟聯盟和獨立國家聯合體成員國,巴西是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南非是南部非洲關稅同盟成員國。
大西洋理事會的托馬斯·希爾寫道:「如果金磚國家成功推出R5,那麼這些國家的貿易集團也將被迫採用R5,至少是與美元同時採用,甚至是替代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