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 的 Ethereum Layer-2 區塊鏈 Base 週二因系統切換故障導致區塊生產中斷,經歷了長達 33 分鐘的宕機。問題發生在世界標準時間上午 6:07,當時負責對交易進行排序的網絡主排序器開始出現滯後。
爲了防止宕機,網絡依賴於一個名爲 Conductor 的管理工具,該工具旨在matic將操作重新路由到備用排序器。然而,在本例中,Conductor 錯誤地將負載重定向到仍在開發中且無法處理實時交易的主網排序器。這一錯誤配置導致整個網絡的區塊生產完全停止。
據Base Build,工程師迅速響應了此次dent,並於世界標準時間上午 6:40 恢復了全部功能。團隊確認無需進行任何鏈重組,這有助於維護區塊鏈的穩定性。
儘管持續時間很短,但該dent 暴露了 Base 基礎設施中的關鍵漏洞,引發了人們對 Ethereum增長最快的第 2 層生態系統之一的可靠性的擔憂。
最近的宕機事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 Base 底層架構及其中心化設計的質疑。與許多Layer-2 Rollup,該網絡依靠排序器對交易進行排序,然後批量處理,並在Ethereum。雖然存在多個排序器,但任何時候都只有一個排序器在運行——由網絡的中心化決策者——“指揮者”獨家選定。
週二的中斷暴露了這種設置的風險:如果指揮者將任務分配給一個毫無準備的排序員,整個網絡都可能陷入癱瘓。這起dent 凸顯了爲擴展而設計的系統中存在單點故障的脆弱性。
批評人士擔心,中心化會削弱區塊鏈的可靠性和彈性,尤其是在處理高交易量時。據 DeFiLlama 稱,截至本週,Base 的總鎖定價值 (TVL) 已超過 41 億美元,這凸顯了發生中斷時風險的巨大。
爲了緩解未來的問題,Base Build 表示正在更新其基礎設施。未來,系統中的所有排序器都將進行配置,並隨時準備接管區塊構建任務,確保故障轉移機制不會導致系統宕機。
這是Base自公開發布以來第二次重大宕機。第一次宕機發生在2023年9月5日,即上線幾周後。那次dent 也涉及一次區塊生產故障,持續了43分鐘。
Base 的工程領導層迅速承擔了此次中斷的責任。在 X 上的一份聲明中,該網絡的工程主管(代號“aflock”)表示,團隊“非常重視區塊鏈的正常運行時間”。
“如果沒有堅實的網絡骨幹,就無法推動全球經濟發展,” aflock 寫道。“我們爲團隊的快速響應感到自豪,也很高興我們找到了幾種方法來強化我們未來的系統。”
雖然中斷通常會引發加密社區的強烈反對,但這次中斷卻引起了一些開發人員和行業領袖的不同尋常的反應——許多人認爲這是 Base 日益增長的相關性的標誌。
Coinbase 前工程師、Save Finance 創始人 0xrooter 表示,人們通常只會抱怨真實用戶的區塊鏈停機,並將該dent 描述爲“看漲停機”。
同樣,Helius Labs 首席執行官 Mert Mumtaz 將此事件與 Solana面臨的問題進行了類比。Solana 是另一個高吞吐量區塊鏈,經常出現網絡中斷。儘管如此, Solana 仍然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散戶和開發者羣體中。
最近, DeFi Llama 數據顯示Solana Solana和 Base 是生態系統中用戶最活躍的兩條區塊鏈之一。Solana283 萬個活躍地址遙遙領先,而 Base 則以 109 萬個活躍地址略勝一籌。這些數字表明,儘管服務經常中斷,但這兩條鏈仍然使用率很高。
Solana 的 DeFi TVL 排名第二,約爲 96 億美元,Base 則位居第六。這些數據表明,儘管兩條鏈都遇到了性能問題,但雙方的用戶興趣都沒有顯著下降。
密碼大都會學院:厭倦了市場波動?瞭解DeFi幫助您建立穩定的被動收入。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