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推遲批准數千份出口許可申請,導致多家美國公司無法將產品和技術運往國外,包括中國。
兩位瞭解情況的消息人士解釋了 這些延誤的原因,稱政府面臨着內部挑戰,有可能完全停止審批程序。
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是特朗普貿易談判和關稅政策的關鍵人物,如今卻面臨批評。他的部門被指責拖延關鍵的貿易行動。
他的團隊未能發佈預期的貿易法規,與行業利益相關者保持最低限度的溝通,並遭遇了一波辭職和收購浪潮,導致專業員工隊伍減少,從而削弱了其有效運作的能力。
此前,英偉達宣佈華盛頓官員已承諾批准其向中國出口人工智能芯片。盧特尼克就是其中一位。然而,有報道稱,他們的許可證申請已被推遲,這削弱了美國公司儘快開始分銷的希望。
考慮到這種情況,一位美國官員承認,這是歷史上許可申請數量最多的一次。盧特尼克的美國工業和安全局(BIS)團隊也對這些許可申請的安全問題表示擔憂。
一位匿名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工業和安全局正在實施嚴格的規定和積極的執法,以配合唐納德·特朗普dent 的貿易政策——擾亂市場。
希望拓展海外業務的個人和追求嚴格出口規則的科技公司對該機構表示失望。他們認爲,這表明該機構缺乏行動,而該機構的職責是促進國際貿易。
曾在特朗普第一屆政府期間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的梅根·哈里斯對此事發表了評論。
哈里斯指出,就美國境內企業的運營而言,許可證發放活動能夠支撐經濟,並鞏固美國作爲貿易超級大國的地位。因此,根據她的推論,許可證審批流程的延誤和不確定性對其經濟的諸多方面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許可證程序是美國出口領域的規則之一,旨在監控敏感產品和技術設備,防止它們落入不法之徒之手,威脅國家安全。
今年 3 月,人們對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副局長傑弗裏·凱斯勒 (Jeffrey Kessler) 的微觀管理以及缺乏有效溝通表示擔憂。
在凱斯勒要求 BIS 員工在員工會議期間儘量減少與公司發言人和行業高管的溝通後,提出了這些擔憂。
後來,他要求將所有會議記錄在電子表格中。這還包括員工向凱斯勒辦公室申請允許參加與其他政府機構的會議,據報道,這項批准很難獲得。
關於凱斯勒對BIS的嚴格監管,該機構的一位代表承認,這是爲了BIS的利益,維護其誠信。此外,該代表還表示,正是由於凱斯勒的嚴格監管,他才贏得了盧特尼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