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正在強勁反彈,而美國資產正在付出代價。今年迄今爲止,以美元計算,中國股票和政府債券的表現優於美國股票和政府債券。
MSCI 中國指數自 5 月份以來首次高於 MSCI 美國指數 3%。就在兩週前,中國股市還落後14%。
這種命運的變化是中國經濟復甦的一個重要指標,今年中國7至10年期政府債券爲投資者帶來的回報比美國國債高出2%。
香港股市領漲,恒生指數上漲 6.2%,收於 22,443.73 點。
與此同時,trac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表現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上漲了7%以上。這是自 2018 年 1 月以來最長的 13 天連勝。
交易員們很興奮。龍湖控股等公司股價飆升超過25%。另一個主要參與者世茂集團股價飆升87%,創下一年多來的最高估值。
佳兆業集團也緊隨其後,上漲了40.48%。就連中國海外發展這樣的權重股也上漲了12.31%。
萬科也不甘落後,飆升39.6%。
政府的刺激纔是推動市場復甦的真正引擎。爲了拯救搖搖欲墜的房地產行業,北京推出了一些重大變革。
廣州購房限購已取消。上海購房納稅期限也有所縮短。
在深圳,一些購房限制已經取消,允許人們在某些地區購買更多房產。
對沖基金一直在以創紀錄的水平向中國股市注入資金。
由於黃金週假期,內地市場目前可能休市,但所有人都在關注 10 月 8 日市場重新開市時會發生什麼。
與此同時,去美元化不斷流行。金磚國家繼續推動這一議程,試圖減少世界對美國及其美元的依賴。
其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40 多個國家受到美國某種形式的制裁,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資產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被凍結或與全球經濟隔絕。
中國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規模不斷擴大。今年有 62 名新參與者加入該系統。
俄羅斯在這方面也很重視,與中國攜手合作,在全球貿易中推廣本國貨幣(或統一的金磚國家貨幣)。
隨着俄羅斯不斷推動成員國之間建立tron強大的聯盟,定於本月晚些時候舉行的金磚國家峯會預計將把去美元化努力推向新的水平。
一個想法是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系統,稱爲“金磚國家橋樑”。印度和馬來西亞已經開始以本國貨幣進行貿易結算。
如上所述,中國一直在快速拋售美國國債。第一季度,他們出售了約 533 億美元。
比利時同期還拋售了 220 億美元的國債。
然後是石油。它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傳統上,石油交易以美元結算。這也在改變。
目前,大約 20% 的石油交易是在沒有美元的情況下完成的。東南亞、拉丁美洲和中東國家希望實現儲備多元化。
在最近舉行的東盟會議上,各國財長討論了減少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
然而,在去美元化真正落地之前,還有一些重大挑戰需要克服。一個主要問題是沒有一種單一貨幣可以取代它。
當然,中國的人民幣經常被提及,但它缺乏成爲全球儲備貨幣所需的流動性和信任。只是還沒到那裏。
另一個問題是貨幣波動。金磚國家的貨幣大多不穩定,因爲許多國家仍以某種方式與美元掛鉤,因此很難完全擺脫美元束縛。
現實是世界已經習慣了用美元進行交易。要擺脫這種統治地位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協調一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