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坊ETF正式開啓交易時,正好是ETH的ICO完成10週年。隨着以太坊ETF的落地,行業投資者的期盼也成爲現實,未來傳統金融的資金會推動ETH走向何方?能否實現其宏大願景?二級市場的走勢會如何?StarEx聊聊看法。
首先,從基本面聊一下以太坊的發展:
過去十年,以太坊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完成其使命,從回報率來看,以太坊在過去十年中跑贏了比特幣。這十年也是加密領域發展最快的時期。如果沒有以太坊引入智能合約的概念,就不會有後來的資產發行、DeFi、NFT、GameFi、DePin、RWA以及L2的發展。這一切主要歸功於以太坊。
經過十年的發展,以太坊通過L2和模塊化技術爲未來的更多應用場景提供了足夠的區塊空間,首次實現了“價值互聯網”的可見且可落地的雛形。未來十年能否繼續跑贏將取決於許多未知因素。如果以太坊的使命是繼續爲加密領域提供底層的安全服務,而更多的應用場景通過L2、ZK、模塊化等基礎設施來承載,那麼最重要的是能否基於L2+模塊化以及ZK的可擴展性基礎設施構建出更大規模用戶羣體的應用。
基於L2、模塊化區塊鏈等基礎設施的用戶羣體,即使達不到上億人,哪怕只有數百萬到數千萬核心用戶,也會開闢出一條新道路。無論是DeFi的持續創新,還是遊戲、社交、AI、DePin、NFT或未來可能出現的新事物的探索,都需要找到一條明確的道路。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重大問題。如果沒有這條紮實的道路,以太坊的安全性將無法得到充分利用,L2的空間也會被大大閒置,模塊化進程也會被打斷,無法形成足夠的正向循環動力。
對於未來十年的加密領域,除了比特幣繼續作爲價值存儲被更多主流羣體接受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太坊能否繼續通過創新打開更大規模用戶採用的路徑。如果能,那麼以太坊在未來十年繼續跑贏比特幣並非不可能;如果不能,那麼價值互聯網的探索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以太坊ETF正式開始交易,恰逢以太坊十週年之際。以太坊的前十年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使命。未來十年,需要新型開發者的加入,這些開發者能夠真正瞭解用戶需求,在需求側實現以太坊的價值。
由於此輪週期以太坊在生態應用上沒有亮眼的突破,所以光環被SOL搶走了,以太坊未來需要看生態應用能否突破,這關乎eth能不能進入到第二個發展階段。
再從二級市場博弈的角度聊一下:
預期炒作:比特幣ETF從炒作到落地,時間週期約半年,隨後是華爾街機構們不斷的買買買,總持倉數量約90萬BTC,淨流入資金約170億美元,持倉市值約600億美元。與此同時,以太坊的ETF預期也在炒作,5月份正式批准ETF後,市場又炒作了近2個月時間。所以預期落地,總體偏利空。
資金流入情況:由於灰度持有以太坊數量高達300萬個,它的ETF開放後,大概率和比特幣一樣,早期會遭遇較大的資金流出,而市場炒作了這麼長時間的ETF預期,還有多少新增資金接盤是個未知數,StarEx分析師認爲資金流入情況可能沒有市場預期的那麼多。畢竟比特幣ETF在收益、安全性的角度上,要超過以太坊,尤其是以太坊沒有出現新的生態應用前,資金更爲謹慎。
短期利空:以太坊ETF的上市交易,正好趕上門頭溝事件的賠付開始正式賣出,比特幣承壓較大,如果市場風向標的比特幣出現較大回調,資金追逐以太坊的動力也會受到壓制。
美股受制:美股近期的走勢讓資金有些憂慮,降息在即,降息預期炒作也接近尾聲。如果降息落地,“賣新聞”可能導致回調,如果美國經濟開始衰退,那麼就可能出現長時間的下跌走勢,對加密市場也有較大影響。
所以,StarEx認爲以太坊ETF上市,短期總體偏空,長期看,如果生態上出現爆發,那麼會開啓第二個十年的大發展趨勢。
來源:金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