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墨爾本6月18日 - 當中國限制一種重要礦產的出口時,有時這種痛苦是突如其來的,甚至是致命的--幾乎足以立即引發一場軒然大波。而其他時候,則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感受到其威力。
對於全球鉛酸蓄電池製造商來說,中國去年年底對關鍵礦產銻實施的限制已成為一個令人頭疼的大問題;隨著高昂的採購成本轉嫁出去,下遊客戶現在也很頭疼。
總部設在美國的負責任電池聯盟(Responsible Battery Coalition)執行董事Steve Christensen說:"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國家緊急事件,"該聯盟的成員包括電池製造商Clarios、本田汽車 7267.T 和聯邦快遞 FDX.N 。
他提到電池在工業和民用生活中發揮的關鍵作用、銻在軍事裝備中的應用、以及現貨價格的飆升。銻現在的價格超過每公噸 60,000 美元,在過去一年里漲了四倍以上。
他說,"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整個行業完全措手不及。"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2024年中國生產的銻可能占銻供應總量的 60%。在其他國家開採的大部分銻也被運往中國進行加工。目前,中國銻的全球出口量僅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Christensen指出,美國公司嚴重依賴中國的銻供應,買家逐漸被迫從一個新興的 "灰色市場 "採購,在這個市場上,囤積銻材料的賣家收取極高的價格。
中國限制銻出口的時點早於稀土和稀土磁鐵,後者是為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 關稅而實施的,上周為鞏固兩國貿易休戰所做的努力似乎並未討論過這一問題。上周的中美會談也沒有就軍事應用所需的釤等特種稀土達成任何協議。
**岌岌可危**
根據咨詢公司 Project Blue 的數據,銻的總體需求量每年約為 23 萬至 24 萬噸,其中鉛酸蓄電池約占三分之一。除電池外,銻對夜視鏡、導航系統和彈藥等軍事裝備也至關重要。
雖然許多電池製造商可以從回收材料中獲得銻鉛合金,但據 Project Blue 估計,他們每年總共需要約1萬噸純度更高的銻來填充合金,以達到合適的電池性能。要獲得這部分額外的銻供應可能相當困難。
Project Blue 總監 Nils Backeberg 說,中國以外地區有足夠的銻來滿足中國以外需求,但買家需要與中國買家競爭,如中國龐大的太陽能產業,而中國的冶煉廠能夠提供更好的條件。
他說:"在銻價接近正常市場價格五倍的情況下,成本成為一個因素,而西方市場的供應有限,因此市場感受到短缺。”
目前看來,電池製造商面臨的銻困境尚未導致減產,德國Hoppecke等公司表示,他們已經設法轉嫁了較高的成本。日本傑士湯淺(GS Yuasa)6674.T稱,已將成本轉嫁給一些客戶,並正在與更多的客戶協商這樣做。
印度一家電池製造商的一位消息人士說,銻只占電池成本的一小部分,價格上漲已被轉嫁給客戶,但價格再上漲就會帶來麻煩。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說:"如果價格進一步上漲,(行業內)所有人都岌岌可危。”
這些公司和印度電池製造商的消息人士拒絕透露產品漲價的幅度。
負責任電池聯盟的Christensen指出,政策制定者應將這一問題視為國家安全問題,他認為西方國家已經 "過度依賴單一地緣政治對手來獲取對國防和民用生活都至關重要的礦產"。
"對於美國來說,未來措施必須包括建立本土加工能力、擴大國內回收規模、以及與可信賴的合作夥伴建立戰略性礦產聯盟。否則,這場危機將一再重演。”
在中國之外建立銻供應鏈的行動正在緩步推進。
全球投資公司Brookfield旗下的Clarios上個月表示,該公司正在美國為一個價值高達10億美元的關鍵礦物加工和回收廠選址,該廠將提取銻和其他礦物。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托克(Trafigura)旗下的Nyrstar上個月也 表示, 可以在南澳洲的金屬加工廠生產銻,但此事需要政府的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