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Home
路透社倫敦6月4日 - 隨著輕金屬在供應過剩的重壓下不斷下挫,鋰生產商的日子不好過。
氫氧化鋰LTHc1的價格已經從2022年的峰值下跌了90%,而且沒有任何回升的跡象。
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數據顯示,多家生產商目前的利潤率為零或負。即使像全球最大的電池金屬生產商 Albemarle ALB.N這樣的巨頭,也一直在削減成本並推遲新項目 (link),以抵禦供應風暴。
然而,力拓RIO.L卻毫不畏懼。這家全球礦業公司仍然 "堅信鋰的長期前景"。
該公司把錢用在刀刃上,以 67 億美元收購了 (link) 美國生產商 Arcadium,並與智利國家實體合作 (link) 兩個項目。
考慮到當前市場的低迷,里約的這一舉動可謂大手筆,但里約相信市場需求將足夠強勁,既能消化當前的過剩,又能在十年之交將市場拉入赤字。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鋰仍將是主要的電池金屬。
低價格,高需求
鋰價疲軟的原因是市場上同時出現了太多新的供應。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 的數據,2024 年全球鋰產量同比增長超過 35%。新礦山仍在加緊開採,中國企業也沒有減產的意願。
然而,供應海嘯掩蓋了鋰需求的強勁勢頭。據國際能源署估計,去年全球鋰用量增長了 30%,增幅相當於 2018 年整個全球市場的規模。
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最大用戶,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其健康狀況十分強勁。根據咨詢公司 Rho Motion 的數據,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去年增長了 25%,今年第一季度增長了 29%。
隨著全球電力系統轉向太陽能和風能等更清潔但間歇性的能源, (link),儲能系統中鋰的使用量增長更快。
力拓表示,預計到 2040 年,鋰需求的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 10%。
主要金屬
隨著製造商競相生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電池,這種情況的主要威脅將是電池化學的轉變。
鈷和鎳等更昂貴的電池金屬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但迄今為止,鋰仍是電池化學組合中的主要成分。
根據 Adamas Intelligence 的數據,3 月份新能源汽車中使用的鎳和鈷分別同比增長了 12% 和 2%。但鋰的使用量卻增長了 30%,與電動汽車的總體銷量增長率相當。
然而,電池材料之爭遠未結束。
中國巨頭 CATL 300750.SZ一直是鈉離子電池開發的先驅。其最新產品 Naxtra (link) 的效率幾乎可以與磷酸鐵鋰(LFP) 電池相媲美,而後者正在取代鎳錳鈷(NCM) 化學材料。
CATL 的億萬富翁創始人曾彥宏認為,鈉離子電池有可能取代一半的磷酸鐵鋰電池市場。
國際能源署(IEA)則不太確定,指出鈉離子電池在高鋰價環境中最具競爭力,而目前的環境肯定不是這樣。
鋰的低價可能是其抵禦其他材料挑戰的最佳防禦手段。
這也導致電池價格下降,使新能源汽車變得更加便宜。
市場加速器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電池組平均價格下降了 20%,到 2024 年降至每千瓦時 115 美元的歷史新低,這是自 2017 年以來最大的年度降幅。
正極原材料在電池組價格中的占比從 2023 年的 20% 以上降至 2024 年的 10%,這要歸功于電池金屬價格的全面暴跌。
中國市場向低溫多晶體電池的轉變也在降低成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這種電池比西方市場流行的無電解質電池便宜 30%。
歐洲汽車公司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大眾汽車VOWG.DE正在採用LFP技術 (link),其目標是在歐洲市場推出2萬歐元的入門級電動汽車 (link)。
價格一直是阻礙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與傳統汽車的差距正在縮小。
就電動汽車銷售而言,市場力量有力地抵消了關稅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取消前任綠色能源議程所帶來的不利因素。
安全的賭注
鋰電池金屬的王者地位目前看來是安全的。
即使鈉離子電池開始在中國搶占市場份額,全球電動汽車革命的加速和電網存儲解決方案需求的增長也將減輕對鋰的影響。
此外,國際能源署指出,儘管人們對新型化學物質很感興趣,但電池創新的主要驅動力仍然是現有的、基於鋰的傳統化學物質。無論是 NCM 還是 LFP 技術都在不斷改進。
鋰的需求已經在快速增長,而且各種跡象表明,在未來幾年內,鋰的需求還將繼續增長。
但需求強勁多久會轉化為市場短缺和價格上漲,將取決於當前的供應激增能持續多久。
不要屏住呼吸。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路透社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