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新加坡5月26日 - 亞洲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在5月停滯不前,而歐洲的進口繼續放緩,這兩個全球最大進口地區的需求都進入了冬季和夏季峰值之間的季節性低迷期。
大宗商品分析公司Kpler編制的數據顯示,5月亞洲的LNG進口量有望達到2,253萬噸,高於4月的2,189萬噸。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按日計算,這一數字實際上略有下降,5 月為 72.7 萬噸/日,比 4 月的 73 萬噸/日略少。
今年1-5月,亞洲進口了 1.1245 億噸LNG,比 2024 年同期的 1.1983 億噸下降了 6.2%。
這種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中國。由於現貨價格高企,LNG與國內產量以及通過中亞和俄羅斯管道供應的天然氣相比缺乏競爭力,導致進口量下滑。
中國 5 月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預計將從 4 月的 486 萬噸降至 461 萬噸,根據 Kpler 的數據,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日進口量。
LNG現貨價格較 5 月初的低點大漲,在截至5月23日的一周內達到12.4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價格上漲可能會對中國未來的需求造成壓力。
在中國需求有限的情況下,問題是現貨價格為何上漲,這可能更多地是由供應而非需求推動的。
據報導,由於一家主要工廠停工,該地區最大的供應國澳洲 5 月的出貨量降至三個月低點 661 萬噸;馬來西亞 5 月的出口量降至 171 萬噸,創下九個月低點。
**歐洲需求降溫**
根據 Kpler 的數據,5 月歐洲的LNG需求繼續放緩,從 4 月的 1,037 萬噸降至 991 萬噸。
歐洲的LNG進口量自 3 月達到 1,278 萬噸的 27 個月高點以來一直在下降,原因是歐洲大陸的庫存在冬季需求期超常消耗後得到了重建。
美國仍是歐洲最大的供應國,不過5月自美國的進口量降至五個月低點553萬噸,低於4月的587萬噸。
作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努力的一部分,一些亞洲國家正在尋求購買更多的美國LNG和原油等其他大宗商品。
試圖從美國購買更多LNG的問題在於,如果幾個國家同時嘗試,可用供應將很快耗盡。
屆時,買家是否準備為美國LNG支付溢價將成為一個有趣的地緣政治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