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伯恩斯坦分析師預測,在強勁需求增長和供應受限的共同推動下,美國天然氣超級週期即將到來。在詳細的板塊展望中,伯恩斯坦預計美國天然氣總需求將從2024年的約120億立方英尺/日(bcfd)增至2030年的約148億立方英尺/日。
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是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的預期激增以及電力需求的大幅增加,特別是來自數據中心的需求。
根據伯恩斯坦報告,基於已獲批准或正在建設的項目,預計到本十年末LNG出口將增長10億立方英尺/日。
分析師認為這種出口驅動的需求「高度確定」,強調國際市場將佔這一時期需求增長的絕大部分,約80%。
電力需求預計將再增加8億立方英尺/日,延續過去兩年觀察到的線性趨勢。
這一增長主要歸因於數據中心擴張,報告將其描述為結構性的新需求來源。
儘管煤電廠持續退役,伯恩斯坦假設可再生能源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失去的發電能力,但承認天然氣可能會填補部分缺口,這取決於可再生能源的部署速度。
雖然需求預計將穩步攀升,但供應增長似乎更受限制。
伯恩斯坦強調,美國70%以上的天然氣供應不受價格影響,原因是要麼與石油鑽探相關,要麼受基礎設施限制。
特別是,由於管道限制,預計美國最大天然氣產區阿巴拉契亞的產量將保持平穩。
這使得海恩斯維爾和中部大陸地區成為靈活、對價格敏感的主要供應來源。
伯恩斯坦模型表明,為平衡市場,這些盆地到2030年需要額外貢獻17億立方英尺/日。
然而,目前的活動水平,特別是在海恩斯維爾,低於必要的步伐,引發了對行業應對能力的擔憂。
供需不匹配導致伯恩斯坦預測天然氣價格將持續上漲。
他們的模型顯示,長期平衡價格約為每百萬立方英尺(mcf) 5 USD,高於近期現貨和遠期價格。
在更樂觀的假設下,如海恩斯維爾增長不足,價格可能超過8甚至10 USD/mcf,這將觸發需求破壞並增加供應擴張的動力。
伯恩斯坦的評估將這種環境稱為「超級週期」,它不是由投機炒作驅動,而是由潛在的結構性趨勢推動。
他們強調,全球動態,包括亞洲對發電和運輸的LNG需求上升,將確保美國出口繼續保持在或接近產能,進一步緊縮國內市場。
在這種背景下,伯恩斯坦建議增加對天然氣權重股的敞口,將EQT作為他們的首選投資理念,以從這一結構性轉變中獲取長期價值。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