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澳洲朗塞斯頓3月13日 - 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反復無常的貿易政策所帶來的日益嚴峻的挑戰時,摒棄雜音、關注基本面可能是最有效的策略。
當媒體關注特朗普及其政府關於新關稅和報復性關稅的每一個引人注目的聲明和社交媒體帖子時,大宗商品市場正忙于做他們過去一直做得很好的事情,即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
對於大宗商品而言,重要的是要區分已經受到特朗普貿易政策影響的商品、未來可能受到影響的商品,以及不太可能受到直接影響但可能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的第二輪影響的商品。
第一類包括鋼鐵和鋁,特朗普已開始對所有進口鋼鋁加徵25% 的關稅。主要影響可能是美國鋼鐵和鋁的價格上漲,因為國內生產商大幅提高產量的空間有限。
從長遠來看,美國鋁和鋼鐵生產商有可能提高產能和產量,或者外國生產商在美國建廠。
但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是否認為關稅在很大程度上是永久性的,以及美國經濟是否足夠強勁,足以證明進行投資是合理的。
成為特朗普靶子的商品還包括原油和銅,儘管角度有所不同。
特朗普已表示打算對進口銅加徵關稅,此舉正將亞洲和歐洲的銅庫存吸引到美國,並提高了美國銅相對於其他全球指標的價格。
這種直接的套利行為可能會在關稅生效後立即結束,也可能不會,這取決於特朗普最終的決定。
關稅對全球銅市場的干擾可能有限,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進口國和加工國,今年中國經濟的命運將更大程度上決定銅市場的走向。
**軍用金屬**
據報導,特朗普計劃在美國軍事基地建造金屬精煉設施,以確保關鍵礦產的安全供應。外界對這一計劃的反應就是關注基本面、忽視噪音的一個例子。
特朗普擔心中國控制大部分關鍵礦產的採購和加工是有道理的,但在軍事基地上建造金屬精煉設施是否是解決之道還值得商榷。
美國仍需從外國採購礦石原料,而特朗普的所作所為似乎無法確保美國獲得更多資源。
原油是另一種可能受到特朗普政策影響的大宗商品,但更多是從地緣政治角度而非關稅角度來看。
如果特朗普真的試圖利用制裁迫使伊朗的原油出口量接近于零,這將會收緊供應,對油價有利。
如果他確實成功促成烏克蘭和平協議,那很可能是按照俄羅斯的條件,並導致制裁放鬆,這可能會增加供應。
如果貿易戰繼續升級,美國的原油出口也有可能被納入報復性關稅,這將迫使全球原油流動重新洗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