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業對白銀的需求不斷飆升。太陽能板製造商是 2023 年白銀需求較前一年增加 11% 的主要原因。預測人士預計今年白銀需求將再成長 9%。
然而,對於白銀投資者來說,製造商的未來需求可能比近期更加光明。
白銀需求不斷成長的主要原因是太陽能產業。
幾年來,太陽能產業需求相對穩定,約為每年 2,800 公噸。但從 2022 年開始急遽上升。預計 2024 年太陽能需求為 7,216 公噸,而工業總需求預計為 22,111 公噸。
據白銀研究所稱,總體而言,光伏板將滿足近三分之一的工業需求。
需求的成長令白銀投資人興奮不已。但對於需要白銀作為廣泛應用組成部分的製造商來說,這應該令人擔憂。
短缺似乎正在加劇,而且可能已經對市場產生了影響。白銀價格最近十多年來首次突破 30 美元/盎司。
雖然太陽能電池板一直是白銀的“殺手級應用”,但另一種應用的出現卻有可能使用更多的白銀。
上週,三星宣布開發出以銀為核心成分的固態電池。
這代表電動車在可行性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三星的電池承諾提供 600 英里的續航里程,將充電時間縮短至僅 9 分鐘,重量更輕,使用壽命大約延長一倍,並且火災風險降至更低水平。
充電時間的縮短本身就是一個重大改變。目前的電池需要 7-13 小時才能充滿電,而且只能達到 600 英里續航里程的一半。
據估計,每個 100kWh 容量的電池(這是許多消費型電動車的預期尺寸)將使用一公斤白銀。
如果電動車採用這項技術,並達到全球汽車總產量的 20%,那麼每年將需要 16,000 公噸白銀。
這種程度的需求並非是白日夢。
僅一項應用就能使工業總需求比目前水準增加 72%。固態技術可能還有其他應用—例如太陽能係統和風力發電場的電池儲存。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目前的白銀生態系統還沒準備好。
鑑於目前供需缺口,白銀產業甚至還沒有為太陽能板製造的成長做好準備。需要更高的價格才能使更多的邊際銀礦提供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