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身為一般投資者,面對美股市場數千隻股票,你是否也有「選擇困難症」?究竟哪一檔股票值得你花時間深入研究?
當你毫無頭緒時,也許你會想看看市場上其他「聰明錢」——尤其是明星基金經理人(投資大師)——他們都在買什麼、賣什麼。說不定你能從這裡獲得一些靈感。
例如,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自然會關注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最近在增持哪些標的;如果你更關注中概股,可能也會好奇高瓴資本這樣的亞洲頂級機構在佈局哪些公司。
那麼,去哪裡可以找到這些頂級機構的持股變化呢?
答案就是:13F文件。
什麼是13F文件?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規定:凡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億美元的機構投資者,都必須在每季結束後向SEC提交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就叫做13F文件。
它記錄了該機構在季度末所持有的所有多頭部位,包括:
- 持有哪些股票
- 每隻股票的持股數量與市值
- 增持或減持情況
其設立初衷是為了增強市場透明度,讓中小投資者也能了解「聰明錢」的動向,進而增強對市場的信心。
需要提及的是:13F僅反映機構在美國股市的持股,並不包括港股、A股或其他市場的持股。例如,高瓴資本雖同時投資於多個市場,但13F只能顯示其美股持股,無法反映其在其他市場的行動。
13F文件何時披露?
機構需在每季結束後的45天內提交13F文件。也就是說:
季度 | 結束日期 | 最晚提交日期 |
Q1 | 3月31日 | 5月15日左右 |
Q2 | 6月30日 | 8月14日左右 |
Q3 | 9月30日 | 11月14日左右 |
Q4 | 12月31日 | 隔年2月14日左右 |
不同機構提交時間略有差異,有些機構在季度剛結束就提交,有的機構到截止日前才上報。
為什麼說13F很重要?
透過分析13F文件,一般投資人有機會觀察美股風格的輪動趨勢,也能學習頂尖機構的投資邏輯與策略。
1. 美股风向标意义显著
在美股市場,資金就是選票。而13F正是記錄「大玩家」投票行為的重要窗口。
例如某一季度多家機構都在減持某行業股票,很可能意味著這一板塊正面臨調整風險;如果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同時加倉某家公司,則這家公司可能存在值得關注的基本面變化。
2. 學習大師思路比抄作業更重要
像是巴菲特、芒格、David Tepper、Bill Ackman等投資大師,都有鮮明的投資風格和長期穩定的投資框架。
透過持續追蹤他們的13F持倉變動,你不僅能知道他們在買什麼,更能理解他們為何買、什麼時候買、買了多久。這種思維模式的學習,遠比盲目跟隨買進某隻個股更有價值。
13F的限制也要清楚
儘管13F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但它也存在兩個明顯短板:
① 資料有滯後性
由於提交週期為季度後45天,13F反映的是至少一個半月前的持股狀態。
舉個例子:
- 機構在1月初建倉某檔股票;
- 到4月初賣出;
- 投資人直到5月中旬看到的13F上,依然是這檔股票的持股數據。
所以,不能單憑13F做出買賣決策,而是要結合最新市場資訊綜合判斷。
② 不含空頭持倉
13F只披露多頭部位,即機構持有的股票,不包括做空倉位。
對於使用避險策略的基金來說,他們的空頭操作往往更具參考價值。但這些資訊我們是看不到的。因此,在參考13F時,了解機構風格非常重要。
如何查看13F文件?
雖然你可以直接訪問SEC官網https://www.sec.gov/查詢原始文件,但閱讀起來複雜且不夠直觀。
推薦使用交易金鑰平台,取得整理後的13F數據。
具體路徑如下:
「TradingKey」首頁 → 點選「交易工具」欄位 → 找到「明星投資人」專欄。在這裡,你可以快速查看各大機構的最新持倉變化,甚至篩選出被多家明星機構共同加倉的股票,幫助你縮小研究範圍,提高投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