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將在10月23日美股盤後發佈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注:微軟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市場聚焦Azure與Copilot在企業側的落地速度與商業雲合同能見度的延續。
據Tiger Trade APP數據預測,微軟本季度營收約753億美元,同比增約14.84%,調整後每股收益預計同比增長約11.08%;毛利率與淨利率預計隨高毛利軟件與雲規模效應進一步改善,結構性提升延續到本季度。
微軟25財年第四季度微軟營收創一年半最高季增速,EPS盈利增長加快至24%,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超預期增長39%、創兩年半最高增速;微軟首次披露Azure收入,全財年收入超750億美元、增34%;二季度資本支出環比重回增長、超預期增13%至創紀錄的242億美元。
企業生成式AI工作負載正從試點走向規模化投產,市場與機構前瞻均顯示Azure本季同比增速約37%,動能來源於傳統工作負載上雲、雲原生SaaS擴張以及AI應用的持續滲透。
公司披露Azure AI Foundry在本財年處理超過500萬億token、同比增長約7倍,財富500強中約八成正在使用相關平臺,這反映出大型企業的AI應用進入持續交付階段,開發、數據與安全場景協同帶動雲使用時長與資源消耗上升。供給側仍有約束,GPU與能源供給是短板之一,管理層強調本季資本開支將繼續保持高位以擴充算力與電力基礎設施,液冷覆蓋的推進與新建數據中心的投產有望在未來幾個季度逐步緩解瓶頸。
儘管高強度Capex對短期自由現金流增速形成壓制,但伴隨規模效應提升、資源利用率優化、數據中心PUE改善,單位計算成本下降與邊際毛利結構的改善仍具備空間。結合商業雲RPO的高位增長與大額長期合同的延續,Azure的收入確認具備可見度,這也爲市場對供給側擴張與現金流節奏的理解提供支點。
生產力與業務流程板塊的核心看點是Copilot驅動的ARPU抬升與席位擴張,其影響不僅落在辦公與協作場景,也延伸到開發、安全與自動化。公司在FY25 Q4披露M365商業雲收入同比增約18%,E5與Copilot需求旺盛,seats新增創發佈以來新高,客戶回購更多席位的數量創新高,表明客戶在現有組織內進行增購與按層級升級的趨勢已成型。
本季指引顯示M365商業雲增速約13%-14%,落地路徑包括在文檔、郵件與會議的生成式場景,面向業務團隊的低代碼與智能體應用,以及面向IT與安全團隊的治理、合規與訪問控制能力。圍繞Copilot的套件化價值持續增強,這提升了客戶的粘性並增強交叉銷售機會。訂閱收入比重提升與軟件高毛利屬性疊加,有助於穩定整體毛利率,且隨着Copilot滲透率提高與定價策略的優化,板塊利潤率具備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公司在上季強調千萬級與億級美元以上合同數量增加,commitment持續創新高,annuity mix約98%,這反映出預訂結構的穩定與收入確認的高可見度。商業雲RPO處於高位且同比增長顯著,與公司在AI與雲的長期資產投入形成匹配,管理層強調超過一半的雲與AI資本開支投向可長期貨幣化的資產,剩餘主要投向服務器算力擴充。圍繞Q1的觀察重點在於RPO是否繼續增長、Azure大客戶訂單動向與Foundry智能體服務採用曲線,這些指標將決定收入兌現的節奏與後續指引的彈性。
在現金流層面,短期可能繼續受Capex高位影響,但大型合同的回款結構與高比例按年付的訂閱模式,有助於保持經營性現金流的穩定與回款質量的提升。隨着數據中心迭代與能源側效率改善,現金流的季節性與增長節奏有望逐步修復,市場對高Capex的耐受度也會隨着RPO與收入兌現的持續表現而提高。
財報前夕,華爾街分析師對微軟前景的看法整體傾向於積極。
瑞穗維持對微軟“跑贏大盤”,並將目標價上調至640美元,理由是雲與AI需求表現穩健,Azure增速有望高於公司約37%的指引,Copilot的ARPU與席位增量帶來中短期的收入與利潤貢獻。
韋德布什表示,大型科技公司引領的強勁財報季將延續,華爾街低估了AI支出軌跡規模,指出未來三年企業與政府合計AI相關支出或達約3萬億美元,微軟在Azure與Copilot兩條主線均將受益,對其評級維持優於/跑贏。
多家機構強調RPO與大單結構支撐中期收入兌現,供給側擴張與液冷覆蓋有望優化能效與成本結構,毛利率改善具備空間。分析師也提醒GPU與能源供給仍是約束項,短期Capex高位可能對自由現金流的增長形成壓力,但從訂單與合同視角看,收入與現金流的能見度仍然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