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楊德龍:目前牛市走勢確立 十月市場行情值得期待

楊德龍2025年9月30日 08:59

今天是國慶長假之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呈現出普漲的走勢,港股也延續了先前的反彈,繼續上攻。在這一輪市場上漲過程中,先是出現一波快速上沖的行情,隨後開始出現反复震盪,但是市場的信心在逐步增強,所以這輪行情的確定性越來越高.

目前正處於多頭市場的第二波行情。第一波行情是去年「924政策」出台,市場出現一波快速提升,在短短的幾個交易日,大盤上漲了千點。這一波上漲是從6月底開始的,先是「7翻身」行情,帶領指數出現向上突破,在8月份突破了去年10月8日創出的3674點這一階段性高點,確立了牛市的第二波走勢。在逼近3900點整數關口的時候指數出現了反覆震盪,但是這輪市場的行情趨勢已經確立,而這輪慢牛、長牛行情有望持續2-3年的時間。從時間上來看,現在還是處於多頭市場的上半場。

這輪多頭市場啟動的驅動因素,既包括政策利好的支持,也包括各路資金的流入。資本市場不僅是經濟的晴雨表,同時也是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我把當前資本市場比喻為拉動經濟成長的第四駕馬車,資本市場走強將產生比較強的賺錢效應,讓廣大投資者透過資本市場獲得財產性收入,是有利於拉動消費成長的,從而提振國內需求,改善供需關係。資本市場走強,能夠支持更多科技創新企業,透過IPO登陸資本市場,獲得寶貴的資本,從而產生更多的獨角獸企業、巨無霸企業,為經濟轉型助力。

目前「十五五」規劃正在製定中,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一些重點產業,比如說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細分半導體、固態電池、創新藥等等,勢必會寫入「十五五」規劃之中,獲得更大的政策支持。在資本市場上,這些產業已經搶跑,成為今年表現最亮眼的方向。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主題新聞發布會,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以及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的領導介紹了「十四五」期間金融業發展的情況,並且對未來金融業的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部署,信息量很大,極大地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 「十四五」期間我國金融事業取得重大的成就,我國銀行業總資產近470兆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關於資本市場,證監會主席吳清講話,下一步透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有了良好的開局,社會各方應該極力呵護當前市場的良好局面,推動這一輪慢牛、長牛行情進一步深化。

9月29日,發改委召開9月記者會,表示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實施宏觀政策,會同有關方面積極推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關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規模共5000億元,全部用於補充專案資本。發改委表示將從三個面向推動新一代智慧終端、智能體加快應用普及,建構導向明確、尊重規律、規範發展的政策環境,有利於推動「人工智慧+」行動在供需兩端同步發力,推動市場擴容。在供給側,圍繞人工智慧+教育、醫療、養老、出行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積極開展試點、示範,在需求側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行業應用場景開放作為牽引,創新消費補貼方式,加快推動智能終端、智能體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人工智慧+」行動符合當前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發展勢頭,能夠給傳統產業賦能,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9月3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9月 PMI數據,9月我國製造業PMI為49.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非製造業PMI為50%,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6%,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

9月製造業PMI為49.8%,和上月相比上升0.4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景氣水準持續改善,但仍低於50%榮枯分水嶺。預計年底前也就是第四季還會推出更多穩健經濟成長的政策,可望推動製造業PMI回到50%以上。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維持擴張的狀態,9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6%,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顯示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整體擴張持續加速。

當前經濟面有所改善,但是仍需要在政策端繼續發力,來推動經濟數據進一步改善,而資本市場的走強有利於提振需求,從而帶動內需的增長,推動各項經濟數據的改善。目前市場的走勢來看,這輪多頭市場的行情逐步確立。展望10月的行情,10月份市場可望持續延續上升的勢頭,「金九銀十」成色有望越來越足,賺錢效應可望進一步提升。

在這輪多頭市場中,科技股無疑是領頭羊。從年初我一直堅持指出,科技牛是這輪行情的主線,有望貫穿整個牛市,因為科技創新板塊代表了經濟轉型的方向,也是未來成長比較確定的方向。雖然許多科技板塊存在局部過熱,甚至產生一定泡沫化的風險,但是整體上來看,科技仍然是市場的主線,對於科技股的估值,不能簡單用傳統的市盈率、市淨率等指標來看,而是要看這些科技企業行業地位如何、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否簡單地通過研發投入實現技術突破,在未來獲得比較大的市場份額,這些可能是走出科技的科技企業。

堅持做價值投資,不僅是指要配置具有績效支撐的白馬股,也包括未來成長性相對確定的成長股。巴菲特不僅是價值投資大師,同時也是成長股的大師。他幽默地說,我的血液中85%流的是葛拉漢的血液,15%流的是費雪的血。我們知道葛拉漢是巴菲特的老師,他最重視的是價值股,而費雪則是去挖掘具有比較確定性成長的股票。巴菲特博採眾長,相容並包,將兩者的優勢都發揮出來。所以巴菲特投資的那些重倉股不僅具有比較好的業績支撐,而且很多都維持了幾十年的業績成長,是名副其實的價值成長股。

這一點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做價值投資不能固步自封,畫地為牢,不能只專注於低估價值的價值股,還要關注具有成長空間的成長股。這些業績成長比較好的成長股,將來可望抓住經濟轉型的機遇,實現較快的業績成長,從而消化高估值。而結合基本面的分析去配置科技創新板塊的龍頭企業,或是配置相關主題投資基金也是不錯的,是比較好的投資策略。

十一長假即將到來,祝福各位投資人國慶節快樂,祝福偉大的祖國生日快樂。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審核Yulia Zeng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