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搜索巨頭、現在的AI先鋒百度集團-SW(09888.HK),在剛剛的2025年第2季業績發佈會上公佈AI雲業務營收達到6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7%,且透露其投入多年的AI業務和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進展不錯,但是其股價在績後卻不給力,美股先跌2.59%,港股現跌2.75%,按港股現價84.85港元計,其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僅2.60%,遠遠跑輸其同行,如騰訊(00700.HK)今年以來累漲43.03%,雲業務在國内依然領先的阿里巴巴(09988.HK)H股累計漲幅也在43%左右。
百度季度利潤下滑顯著
2025年第2季,百度(BIDU.US)的總營收為327.13億元,按年下降3.59%,其中百度核心在線營銷收入同比下滑15%,至162億元,百度核心非在線營銷收入為100億元,同比增長34%,主要得益於AI雲業務的推動,後者按年增長27%,至65億元,這或是百度首次透露AI雲收入數據。
然而,AI雲業務相關成本及内容成本也在增加,令該集團的營業成本大增11.95%,加上銷售及管理費用同比增加4.56%,抵消了研發開支按年下降13.08%的影響,經營溢利按年下滑44.87%,至32.77億元。其他收益淨額高達35.34億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4.54億元,我們猜測這筆收益與其長期投資及可轉債公允值收益等一次性款項有關。
扣除上述的一次性款項,百度的第2季非會計準則歸母淨利潤為47.95億元,按年下滑35.17%。
更讓人擔心的是,百度第2季的經營活動繼續錄得淨現金流出8.77億元,而上個季度為淨流出60.01億元;第2季自由現金淨流出46.77億元,上季為淨流出89.01億元,管理層解釋是因為AI業務投資增加。
儘管百度的AI業務有進展,且有雙位數增長,但是其投入的資金也在持續加碼,所投入的成本能否產生相應的收益尚是未知之數,這或是投資者不看好的主要原因。
百度的投入方向
在業績發佈會上,李彥宏強調百度會加大在幾個方面的投入:基礎模型研發仍是核心重點領域。他指出,百度正積極探索基礎模型研究的前沿,不斷突破AI的能力邊界,將目光投向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領域,例如百度搜索的根本性AI轉型以及行業領先的數字人技術。
除模型能力外,百度會繼續打造其核心競爭優勢——四層端到端AI架構(涵蓋基礎設施、框架、模型和應用),也是AI雲業務的重點。
他表示,在基礎設施層,百度於期内取得了關鍵的繫統工程突破,完成了預填充細節分離架構的大規模穩定部署,顯著提升了推理吞吐量和資源利用率,同時大幅降低了推理成本。
與此同時,持續推進模型即服務(MaaS)平台「千帆」的叠代,以更好地支持企業客戶構建模型和推進AI應用開發。
他透露,第2季百度與多個關鍵垂直領域的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包括中國領先的生活服務平台和頂級遊戲公司。在具身智能行業,其累計已與20家企業達成合作,包括深圳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實驗室等。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與博泰繫統科技就AI雲基礎設施達成合作。
自動駕駛是百度長期投入的最具前景領域之一,也是物理世界AI的關鍵前沿。繼去年年底城市道路場景模型驗證成功後,蘿蔔快跑正快速規模化發展。第2季,蘿蔔快跑向公眾提供了超220萬次完全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同比增長148%,創下兩年來最強勁的季度增長。截至6月,蘿蔔快跑的全球佈局已覆蓋16座城市。
在移動生態方面,以AI賦能產品轉型仍是戰略重點,尤其是其傳統的核心產品——百度搜索,通過用智能、結構化、多模態優先的AI生成響應内容徹底取代靜態的超鏈接,提升搜索體驗。
李彥宏表示,於第2季,其AI轉型持續加速,截至6月底,AI生成内容覆蓋的移動搜索結果頁面佔比從4月的35%提升至超50%。到7月,64%的移動搜索結果頁面包含以結構化、多模態優先形式呈現的AI生成内容。
百度於第2季開始進行小規模商業化測試,用戶體驗仍是首要考量。李彥宏透露,初期結果令人滿意,例如,部分以往難以商業化的查詢如今展現出商業化潛力;智能代理在提升轉化效率方面表現強勁,進一步驗證了其有效性,第2季,智能代理為廣告主帶來的收入環比增長50%,佔百度核心在線營銷收入的13%,高於第1季的9%。
此外,他還指出,數字人作為廣告業務的創新商業化途徑獲得認可,尤其是通過AI驅動的直播。近幾個季度,數字人的採用率穩步增長,除為商戶擔任直播主播外,數字人在醫療、法律服務、教育和汽車等行業的應用規模也在擴大。越來越多的廣告主認識到數字人通過實時用戶互動和全天候服務提升轉化效果的價值,因此增加了對數字人的廣告預算投入。第2季,數字人帶來的收入環比增長55%,佔百度核心在線營銷收入的3%。
但是他也承認,儘管其AI轉型進展迅速,但仍處於初期階段,在充分發揮潛力前仍有較大優化空間,且尚未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階段。
無人駕駛業務的進展與展望
儘管與國際同行谷歌(GOOG.US)旗下的Waymo尚有很大差距,無人駕駛出租車蘿蔔快跑被百度寄予厚望,將是百度未來的重要增長引擎。
對於蘿蔔快跑的進展,李彥宏提到,其7月與優步(UBER.US)達成多年期戰略合作。根據合作協議,蘿蔔快跑會為優步平台提供數千輛完全無人駕駛車輛,服務該平台的多個國際市場,初期計劃先在亞洲和中東推出。
其後,百度於8月與來福車(LYFT.US)達成合作,將通過Lyft平台把數千輛完全無人駕駛車輛引入歐洲主要市場,首先從德國和英國開始,之後逐步擴展至歐洲其他地區。
他表示,蘿蔔快跑在國内車費遠低於海外主要市場的地區實現了單位經濟效益,這使得上述的國際合作具有戰略意義,意味著蘿蔔快跑可在車費更高的市場獲取更大價值,同時實現高效規模化。蘿蔔快跑將借助合作夥伴的全球市場佈局,加快在各大洲的市場進入速度,實現更快速的部署,同時保持成本效益高的輕資產商業模式。
蘿蔔快跑在香港取得了進展。香港是全球最復雜的右舵城市之一,其近期將測試範圍擴展至東湧和南區,將開放道路測試推進到更復雜的城市場景,涵蓋商業和住宅區域。他認為,在香港的經驗為其進入其他右舵車市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此外,蘿蔔快跑進一步加強了在中東的佈局,8月已開始在迪拜和阿佈紮比的指定區域進行開放道路測試。
除與優步、來福車等達成全球合作外,蘿蔔快跑還在國内加速推進輕資產商業模式,與打車平台合作推出自動駕駛租賃服務,其完全無人駕駛車輛租賃服務已在神州租車App正式上線,這些合作使其能借助合作夥伴的運營經驗和現有客戶基礎,快速規模化推廣。
業績展望
該公司預計,隨著核心廣告業務復蘇和收入份額擴大,利潤率有望得到改善,其未來的戰略方向將放在有紀律執行以實現漸進式盈利,會在2025年前提供更清晰的長期展望。
具體而言,將謹慎管理AI的長期投資,以避免利潤率大幅波動,通過加強各業務部門的資源協調,來優化資源利用率,同時持續探索AI的變現模式。
無人駕駛業務方面,將通過低成本優勢——性價比最高的RT6車型和高效運營,向高票價市場復製武漢的盈利模式,並通過全球擴張,來實現規模效益,進一步提升無人駕駛業務的盈利能力。
正評估資產價值釋放方案,以優化投資組合和釋放企業價值,或許意味著百度有可能進行資產重組或分拆。
結語
百度集團在2025年第2季交出了一份充滿矛盾與挑戰的答卷。一方面,其AI雲業務以65億元營收、同比增長27%的亮眼表現,以及蘿蔔快跑的快速擴張和國際化合作進展,顯示出其多年深耕終於有了一些階段性成果,尤其在AI賦能傳統搜索、數字人商業化、蘿蔔快跑全球佈局等領域,百度展現出技術積累與生態構建的潛力。
然而,資本市場似乎並未買賬。股價的疲軟表現,反映出投資者對其核心廣告收入的下滑、經營利潤大幅收縮以及持續現金流出等所折射出的短期盈利能力和投入回報率的擔憂。儘管AI業務增長迅速,但其高昂的成本投入和尚未成熟的變現模式,使得投資者保持謹慎態度。
未來,百度的挑戰在於如何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回報。管理層強調的有紀律的執行和漸進式盈利路徑,以及資產價值釋放的潛在計劃,或許能為公司帶來新的想象空間。但能否在AI浪潮中真正突破重圍,既取決於其技術落地的效率,也取決於資本市場對長期主義故事的耐心。百度的AI徵程,仍是一場需要時間與技術雙重考驗的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