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吉利:“硬剛“比亞迪,能撼動王者地位嗎?

海豚投研2025年8月15日 05:45

吉利汽車(0175.HK)於北京時間 2025 年 8 月 14 日港股午盤時間發佈了 2025 年半年度報告,來看核心:

1. 汽車銷售收入略超預期,但整體賣車單價還在同比下滑:1H25 吉利的賣車收入 1346 億,同比上升 27%,略超市場預期 1332 億。

但吉利整體的賣車單價還在同比下滑,賣車單價從 1H24 11 萬元同比下滑至 1H25 9.6 萬元,主要由於:

① 車型結構的下沉,吉利的高端系列銷量表現平平:吉利車型結構中的中高端車型極氪和領克仍然表現平平,極氪 + 領克同比增速放緩,在車型結構中佔比環比下滑 5 個百分點,而帶來主要增量的仍是低價的吉利系列。

② 賣車單價的繼續下滑:從三個品牌的表現來看,極氪 1H25 的賣車單價從 24.6 萬元同比下滑 1.6 萬元至 23 萬元,領克 1H25 的賣車單價 13.7 萬元,同比持平,而吉利汽車的整體賣車單價從 8.9 萬元同比下滑僅 1 萬元至 8 萬元,主要由於低價的吉利心願系列的佔比提高(對標比亞迪海鷗車型)。

2. 但整體毛利率因爲規模效應的釋放,基本符合預期:吉利 1H25 毛利率 16.4%,在賣車單價同比大幅下滑時,毛利率僅同比下滑 0.3 個百分點,也基本符合預期,主要由於賣車銷量的環比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的釋放(賣車銷量同比提升 47%),單車固定的攤折成本還在環比下行。

3. 核心運營利潤在同比提升,整合一個吉利後費用控制合理:從核心運營利潤來看(毛利 - 三費-SBC 費用),核心利潤率環比上行 2.3 個百分點至 3.6%,主要由於整合” 一個吉利” 後費用控制合理,疊加銷量的槓桿效應釋放。

4. 淨利同比下滑主要由於去年同期有出售附屬公司的一次性收益確認,問題不大:1H25 淨利同比下滑-10% 至 95 億,主要由於 1H24 有近 75 億的出售附屬公司的一次性收益確認,導致基數較高。

5. 二季度單車淨利環比下滑,主要由於匯兌損益確認的減少,單車核心運營利潤基本環比一季度持平:二季度單車淨利 0.5 萬元,環比上季度 0.8 萬元下滑 0.3 萬元,主要由於匯兌損益確認的減少,而單車核心運營利潤 0.4 萬元, 基本環比和一季度持平。

海豚君觀點:

整體來看,吉利在上半年的賣車進程中,仍然表現不錯。2025 年上半年吉利整體銷量 141 萬輛,同比上行 47%,主要由於低端車型吉利的放量(吉利銷量同比增長 57%),管理層也因此提高了 2025 年的銷量目標,從之前的 271 萬輛提升至 2025 年的 300 萬輛。

而在最關鍵的新能源轉型速度上,吉利已經在穩步推進中,1H25 新能源汽車佔比達到 51%,同比提升 17 個百分點。而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車佔比已經過半,達到了 55%,環比一季度也上行 7 個百分點。

吉利新能源轉型的加速仍然主要受益於吉利的中低端系列心願 + 銀河系列的放量所帶來,而這也要得益於吉利對比亞迪的 “貼身肉搏” 下:

a) 切換技術方案降本:通過在插混技術路線上從原本三檔 DHT 方案降低至單檔 DHT 方案(大概能降本 5000 元),且通過降低發動機馬力,其實本質上就是原先吉利方案更兼顧全場景用車(尤其高速場景下會更有優勢),但 7-15 萬價格帶用戶大部分用車場景集中在城市用車上,且以性價比爲核心導向,所以吉利做了這樣的轉變。

b) 比亞迪價格戰受 “反內卷” 限制,給了吉利競爭窗口期:吉利對標比亞迪的心願 + 銀河系列的銷量的放量,除了在技術端的追趕 + 切換技術方案降本外,也主要由於比亞迪價格戰受 “反內卷” 限制,價格戰趨緩,給了吉利競爭窗口期。

c) 整合增效:之前吉利旗下子品牌太多,無論是資源浪費還是內部內耗都非常嚴重,而這次整合,其實也是爲了縮減銷售成本,更重要的是對三費端的嚴控。

極氪與領克合併後 1H25 管理費用率降至 1.9%,銷售費用率降至 5.5%,研發投入爲 83 億元(同比減少 8.8%)。

而從下半年三大品牌的車型推新速度來看,極氪因爲下半年車型走的高端路線,明顯不是走量的車型,所以吉利下半年放量的主力仍在於在於銀河系列(銀河 A7,銀河 M9), 以及領克 10。

海豚君預計,在 ① 明年購置稅退坡前的搶裝,② 吉利新車週期繼續放量,③ 比亞迪競爭趨緩下,300 萬銷量目標達成可能性大。

如果按照 300 萬銷量預計,當前股價對應的 2025 年 P/E 倍數在 12 倍左右,估值相對合理,按照歷史估值頂部 13-14 倍 PE 來測算,潛在漲幅大概還有 10%-20% 的上漲空間(21-23 港元)。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