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倫敦8月27日 - 美國政府關稅收入正在充實國庫並提振主權信用評級,但這種現金流的持久性令人存疑,市場對美國的經濟狀況仍不無疑問。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大多數預測者都對特朗普總統能夠徵收百年來最高的進口關稅而又不影響整個經濟(至少目前還沒有影響)的能力感到吃驚。
最終結果是,關稅帶來的收入預計將支應他標誌性的“大而美”減稅和支出法案,並穩定預算赤字預估,同時有助於提升山姆大叔受損的信譽。
周五, 跨黨派預算分析機構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表示,特朗普提高關稅可能在未來十年減少4萬億美元的赤字。這意味著基本赤字(原始赤字/primary deficit)將減少33億美元,利息支出也將隨之減少7億美元。
這比6月的預估高出1萬億美元,足以彌補國會預算辦公室先前預計未來10年財政法案中3.4萬億美元的預算缺口。6月關稅收入增加,是因各國和各產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在隨後的兩個月內上漲了約4個百分點,達到18%以上。
然而,過去一周,兩家信用評級公司已經搶先公布這些數據。
上周一,標普全球評級維持美國AA+主權評級,評級展望穩定。標普全球在2011年成為全球第一家取消美國頂級信用評級的評級公司。
其論點的核心就是關稅。標普在聲明中表示:“我們預計,可觀的關稅收入將基本抵消近期財政法案可能造成的財政轉弱。”
標普預估,2025-2028年期間美國政府整體預算赤字平均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雖低於2024年的7.5%和2020年至2023的平均9.8%,但對於一個未陷入衰退的主要經濟體來說,這一數字仍然高得驚人。
惠譽在上周跟在標普之後確認美國AA+評級,評級展望穩定,但在其報告中提出了更多警告和擔憂,其措詞顯示出一些不安;該公司是在2023年將美國信用評級從最高級別下調。。
惠譽報告稱,“美國尚未採取任何有意義的行動來解決其巨額財政赤字、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以及與人口老齡化相關的迫在眉睫的支出增長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在做評級決定時不敢免除各種新的信用疑慮。報告預估,到2027年,美國債務相當於GDP的比率將從去年的114%上升至127%。
是否有防禦措施?該機構指出,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持續主導地位,是其評級立場相對溫和的一個因素,並預測今年的關稅收入將從2024年的770億美元躍升至2,500億美元。
關稅收入或許可以部分解釋何以夏季債券市場表現平靜。但投資者繼續將長期借貸成本和風險溢價維持在高檔,而信用違約互換(CDS)定價表明美國主權評級應該更接近“A”,而不是主要機構的“AA+”。
當然,CDS模型涵蓋了與債務上限政治操作相關的部分技術性債務違約風險,而且由於共和黨將至少在2026年底之前控制參眾兩院,因此今年隱含評級略為上升。但整體債務可持續性的疑慮依舊存在。而惠譽提出的累計債務變動顯然是考慮到長期觀點。
國會預算辦公室上周表示,不會在2025年發布例行的年中預算預測更新,並將在2026年初發布新的10年期預測,但未提供任何解釋。
但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周三表示,其最新預估顯示,2026 財年至 2035 年財政年度的累計赤字將達到22.7萬億美元,而國會預算辦公室1月的預估為21.8萬億美元,而且到2035年,年度赤字仍將接近GDP的6%。
摩根士丹利對此的看法是,關稅前期效應將使得滾動年度赤字在明年壓縮至疫情後的低點相當於GDP的3.7%,然後在2029年底之前增加一倍。
儘管關稅帶來巨大衝擊,但它具有三個抵消作用,這可能意味著它們對國民帳戶和長期信用評級產生了過度的利好。
首先,這些關稅在未來經過協商之後更有可能被降低而不是調高。其次,它們可能會至少拖累經濟增長,並在此過程中損害其他稅收。
第三個是關於任何稅收的一個古老假設:對某些東西征稅越多,消費就越少。正如特朗普政府的另一個既定目標,如果美國企業購買的進口商品減少,那麼從中獲得的收入就會減少。
為了抵消長期幾乎是故意造成的收入基礎的侵蝕,國內經濟成長必須蓬勃發展。這並非不可能,但前景的不確定性很高,同時債務也會不斷增加。
未來十年及以後,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最好能堅如磐石。(完)
Graphic-Credit markets have pruned back pricing of US rating downgrades
Graphic-Monthly tariff revenue surges under Trump
Graphic-Interest on U.S. debt is piling up
Graphic-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charts U.S. debt trajectory
Graphic-Which countries have a higher credit rating than the US?